佛缘网
佛缘网
基本佛法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您认识佛教吗 说吉话祥
主页/ 佛学基本知识/ 文章正文

达真堪布:狗不见了,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他的前上方

导读:达真堪布:狗不见了,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他的前上方 《现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在人间,是无著菩萨所著。此论是慈氏五论之一。慈氏指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有五部论典,其中之一就是《现观庄严论》...
达真堪布:狗不见了,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他的前上方

《现观庄严论》这部论典,在人间,是无著菩萨所著。此论是慈氏五论之一。慈氏指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有五部论典,其中之一就是《现观庄严论》。但为什么说是无著菩萨所著?因为这是无著菩萨到兜率天,从弥勒菩萨那里得到的法,是弥勒菩萨给他宣讲的论典,由无著菩萨在人间弘扬的。“慈氏五论”都是这样传下来的,所以可以说是弥勒菩萨所著,也可以说是无著菩萨所著。

众所周知,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但是印度也出现过很多灭佛的运动。在一次非常严重的毁灭佛教运动中,有一位叫明戒的比丘尼,她想:我是个弱小的女子,没有能力护持佛教,若是生两个儿子,让他们去学习佛法,就可以护持佛教了。她带着这样清净的发心还俗了,跟一个婆罗门种姓的男子生了无著菩萨。后来又跟一个国王种姓的男子生了世亲论师。

她的两个儿子之所以都非常出类拔萃,都是菩萨再来,是因为她发心非常清净,以清净心感召的。这两个儿子长大以后,就向自己的母亲询问父亲的事业(以前印度有规定,父亲从事何种事业,儿子也要继承这个事业,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母亲就告诉他们:“你们二人不是为了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来,是为了弘扬佛法而生。但愿你们好好学修佛法,将来弘扬阿毗达磨妙法(释迦牟尼佛的教法)。”

他们两个知道了这个事情以后,世亲论师去了克什米尔,亲近众贤尊者,在那里学修佛法。无著菩萨想先修本尊,想在本尊那里得到与自己相续相应的法门。他知道自己的本尊是弥勒菩萨,于是就到了鸡足山专心修弥勒菩萨。

他在鸡足山修了六年。六年的时间也不短,在这六年当中,他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一直特别精进,专门修持弥勒菩萨。虽然昼夜不停地刻苦、精进地修行,但是连个吉祥的征兆都没有。他觉得修成本尊、亲见本尊是不可能的事了,便心灰意冷地下山了。

途中看到路边有个人拿着柔软的棉布在擦拭一根很粗大的铁棒。无著菩萨不明白他在干什么,就走到跟前问:“你这样擦做什么用呢?”那个人说:“我没有针,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用它来缝补衣服。”无著菩萨想:他不可能把铁棒磨成针,即使磨成了针,那时他也不一定在世了。世间人为了这么一点利益都如此付出,我为了究竟的解脱,更应该努力。随即返回鸡足山又修持了三年。

在这三年中还是一点验相都没有,他很失望地下山了。途中看到了一个人拿着羽毛沾水,拂拭一座很高很大的山。他觉得很奇怪,就好奇地问:“你这是在做什么呢?”那个人说:“我家在山后面,山太高、太大了,阳光无法照到我家,我要将这座山拂尽。”

无著菩萨又想:他不可能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他还如此坚定地做。无著菩萨对这个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甚感讶异,对自己的缺乏决心感到羞耻,于是,他又回到了鸡足山闭关房修持了三年。

可这三年还是没有任何征兆、任何验相,连祥兆之梦也没有出现,他真的是万念俱灰,不禁失望地想:现在看来,这一辈子可能没有办法修成本尊,无法亲见弥勒佛,无论如何也无法成就了。他便失望地下山了。

下山的途中,无著菩萨看到一只狗,狗的下半身都腐烂了,里面生了很多蛆虫。即使这样,它还有嗔恨心,还想咬人。当时无著菩萨生起了强大无伪的悲心。他想除去狗身上的蛆虫,但用手拿可能会捏死小虫,于是想用舌头舔。他是婆罗门种姓,此种姓者都特别爱干净。狗的下半身已经腐烂,充满了脓汁,眼睁睁地看着实在是舔不下去,他就闭上眼睛用舌头舔。结果舌头没有碰到狗的身体,却碰到了地上。他睁眼一看,狗不见了,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他的前上方。

无著菩萨激动而又略带抱怨地说:“您也太不慈悲了,我在山上昼夜不停地修持十二年,您也不现前。”弥勒菩萨说:“从你祈祷我的那一刻起,我跟你就没有分开过,是你业障深重看不见我。现在你生起大悲心,因此业障得以清净,自然能见到我。你若不信,我可以坐在你的右肩上,你去市集绕一下,问遇到的人,能否看到我。”他就到处询问,人们都说什么也没看见。只有一个业力较轻的人,说看见了一只腐烂的狗。

今天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因为虽然大家都在修行,有些人甚至修行十年、二十年了,但是开始退失道心,甚至彻底没有信心了。作为一个修行人,不应该有这种心态。

无著菩萨一瞬间生起了无伪的悲心,立即见到了弥勒菩萨本尊。其实他下山时遇见的那些人和情景,都是弥勒菩萨的化现。由此可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遇见的对境,有时候觉得很奇怪,有时候觉的很不好——其实这都是一种示现,是本尊的化现,也是上师的化现。有这样的见解才是正确的。

摘自--------《现观庄严论》讲记一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