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佛缘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基础知识/ 文章正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八)

导读: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八) 现在的你,若欲修证佛三摩地(,希望证入自性本心不生不灭涅槃寂静终极定态圆明境界),对于这个本所起因,这些元所虚浮狂乱妄想,必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建立三个修行基本...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译文(二十八)

现在的你,若欲修证佛三摩地(,希望证入自性本心不生不灭涅槃寂静终极定态圆明境界),对于这个本所起因,这些元所虚浮狂乱妄想,必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建立三个修行基本步骤,才能得到灭除。如同在洁净容器中,除去有毒蜂蜜,第一先要除去这些毒蜜,然后用诸汤水,并且杂和一些灰香,洗涤那个容器,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其后才能贮存甘露。是哪三个增进修行基本步骤呢?所谓第一增进修行基本步骤,就是通过修习正法,除去干扰影响她的不利滋助因素;所谓第二增进修行基本步骤,就是通过自己真实修行,剖析分解她的正性出来;所谓第三增进修行基本步骤,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向上精进,反向逆转当前盲目现行惯性业力行为。

什么叫做修习,除其助因呢?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种类众生,不能自己保全生命,只有依赖吞吃四种食物,才能活命住于世间。所谓四种食物,就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吞食甘物故能延生,吞食毒物故能致死。这些一切众生,求三摩提,必当断食世间五种辛菜。因为这等五种辛菜,熟食催发淫心欲火,生吃增强烦怨嗔恨。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然能够宣说如来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不堪,全部远而离之。但是那些一切饿鬼等类,依彼作食,次第食之,舔吻他的嘴唇。是故此人,经常和鬼住在一处,福德日渐消亡,长无利益。这种食辛之人,修三摩地,一切菩萨天仙,以及十方善神,不来守护保卫他的安全。

大力魔王却能得其方便,乘虚而入,变化自己形相现为佛身,而来为他讲说歪门邪法,诋毁中伤禁戒,赞叹淫怒贪痴。此人命终之后,自然沦为魔王眷属,一旦享受魔福净尽,堕落无间地狱。是故,阿难!修习菩提之人,应当永远断食五辛,这个就叫第一增进修行基本步骤。

什么叫做真修,刳其正性呢?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远断除淫心,不吃酒不吃肉,所有食物,用火烧净之后才吃,不吃一切鲜物生气。阿难!这些修行之人,若是不能断除淫心,停止杀害众生性命,而能跳出三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应当观视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恨之贼。应当首先持受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其后实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如是禁戒成就以后,那么对于世间一切众生,永远无有相生相杀业力行为。不去行为偷劫,无有负债相互牵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这种清净之人,修三摩地,只是凭借父母所生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自奉承圣旨,能得大神通力,游行十方世界,宿世所生业报生命清净无垢,施行一切事情,能够得无艰险,这个就叫第二增进修行基本步骤。

什么叫做增进,违其现业呢?阿难!如是清净执持禁戒之人,心中无有贪淫欲念,对于外界六尘,六根所居心精很少向外流逸,旋复元精自然回归身内。如是不去攀缘六尘,因此他的六根机能,自然无所可以偶合。逆彼六根织妄业流,全部合成一相,六根机用不再妄行创造新业,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犹如琉璃体内,内部悬着一轮明月,身心快然安怡,时刻感觉一切诸法妙圆平等,获得大安稳心,一切如来密圆净妙性质,全部从中显现出来,此人即获无生法忍。把他作为修行基础,从此向上渐修,一步一个脚印,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这个就叫第三增进修行基本步骤。

阿难!此善男子欲爱干枯,六根六境不相偶合,内因外缘和合消灭之故,新业生死种子不再生起,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莹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从真如性,转转明净,如是妙圆,于妙圆中,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行于中道,纯真无妄,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三者不能为其障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都现在前,此善男子都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妙圆纯真,真心精体发生妙化,无始浊暗习气,渐渐消亡,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趋真净,名精进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保持,名慧心住。

执持智慧精明,周遍寂湛,寂湛妙光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应诸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两面镜子,光明相对照射,其中妙影重重涉入,名回向心。

心精光明,秘密回复本原面目,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阿难!此善男子,以真实方便法,发此十种信心,心性精体发起光辉,心精所发十种功用互相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心中发明,犹如清净琉璃体内,内部显现明亮精金,继续巩固此前妙心,占居统治地位,名治地位。

心地之间互相涉入,彼此觉知,随意游历十方世界,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行为与佛相同,纳受诸佛气分,犹如中阴身自求投生于父母,彼此之间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亦相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一体,日益向上增长,名不退住。

如来十身灵相,一时之间全部具足,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长大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阿难!此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有能力,能够随顺十方,名欢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不但自已觉悟,而且能使他人觉悟,无有相违排拒之处,名无嗔恨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一切差别相异诸法,合于一个同性当中,对于各种各样法门,得无差错谬误,名离痴乱行。

则于这个同性当中,显现众多异相,对于这些一一异相,各各见其异中之同,名善现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都能显现无量微尘;一一微尘之中,都能显现十方世界;显现微尘显现世界两者之间,不会相互留下妨碍,名无著行。

种种现前行为,全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如是圆融,能够成就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一一都是无漏清净,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阿难!此善男子,已然满足神通能力,成就诸佛能事以后,纯洁精真,远离一切后有留患,应当度化苦难众生,并且灭除‘是我度你’执有之相,回转无为之心,趋向涅槃大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本觉湛然清明,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发起妙明,心地如同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于此同佛心地,心地之中各各出生清净本因,依靠这个心地清净本因,发挥无功用行,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真实道根既已成就,十方众生与我本性相同,性圆成就,而不遗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即是这个诸法本性,本自离开诸法名相,对于‘是即是离’二相,亦要无所执著,名真如相回向。

法理一真,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阿难!此善男子,行尽上述清净四十一心,其次成就四种妙圆加行。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木取火,暖气流布,将燃未燃,名为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如同忍气吞声、欲作无作的样子。),名为忍地。

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阿难!此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异性入于同性,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清净至极,光明生起,名发光地。

光明至极,觉力圆满,名焰慧地。

一切同异名相,全部不能了达彼之境界,名难胜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自性精元扩展显现,尽达真如本际,名远行地。

自性精元返复本原,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自性精元本原能力,发起真如妙用,名善慧地。

阿难!这些一切菩萨,从过去到现在,修习毕业,功德圆满,亦观从始至于此地,名修习位。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如来逆流而上,如是菩萨顺流而至,在觉与不觉二者的边际处切入交合,名为等觉。

阿难!从干慧心开始,一直到达等觉已,这种觉悟,方才开始获得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按照上述修行路线,所讲明的由低到高次序,需要连续重复,单向旋转十二轮圈,方尽妙觉,成就无上佛道。

上述种种诸地,都是如来依靠金刚能断之心,透过一切如梦如幻假有现象,层层剖析,深入洞视本质,观察清楚明白无误之后才讲说出来的,并把他们用十种不同层次的深奥比喻表达出来。在奢摩他之中,运用一切如来毗婆舍那,微密观照,清净修证,由浅入深,步步推进。

阿难!如是种种,都是以三个增进修行步骤为基础,才能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这个观点的,名为正法观点;若是作其他观点的,名为邪教观点。”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对佛说:“应当如何命名此经?我和众生,应当如何去奉持她呢?”

佛告文殊师利:“这个经典,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摩登伽女,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花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你们应当至心诚意,去善自好好奉持她。”

说此话后,即时阿难及诸大众,蒙受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及听了此经了义名称数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