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佛缘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特写:甘肃拉卜楞寺僧人的藏传佛教生活(图)

导读:特写:甘肃拉卜楞寺僧人的藏传佛教生活(图)几名僧人行走在拉卜楞寺里拉卜楞寺各学院每年有九个学期,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学期一个月,短的5天至10天。集中学习时,僧人们经常要“开夜车”预习功课和熟记经文...
特写:甘肃拉卜楞寺僧人的藏传佛教生活(图) 几名僧人行走在拉卜楞寺里

拉卜楞寺各学院每年有九个学期,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学期一个月,短的5天至10天。集中学习时,僧人们经常要“开夜车”预习功课和熟记经文,上课要与经师展开讨论。集中学习之外,僧人们还要进行大量的日常自学。在这里学习不用交学费,只需要向师父献上一条哈达。

嘉华说:“要想成为一名有成就的僧人,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经过8年学习,他已进入哲学院五年级学习,学位名叫“多然巴”,相当于硕士研究生。

僧侣们在拉卜楞寺生活期间,吃住都靠自己解决。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信教民众请僧人去念经,给些供养;二是家里人给些补贴;三是信教民众的布施。对于经济困难的僧人,当地政府向他们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用。

拉卜楞寺拥有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悠久的宗教文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门票收入一年有200万元,也补充了一部分寺院开支。

嘉华过日子很“精打细算”,不仅经济上不依赖家里,他还自费去过西藏、山西、北京、上海、陕西、杭州和宁波等地的佛教寺院。他说,到外地去走走看看,开阔了眼界。

嘉华说:“僧侣生活比较单调枯燥,但有向佛的信念,能在思想上有所收获,有内心快乐,物质生活上的清苦就不算什么了。寺院是僧侣们的‘第二个家’,传承佛法是每位僧人最大的心愿。”

休息时间,年轻僧人会踢踢足球、开展文体活动放松一下。互联网对他们也不陌生,在业余时间,他们会使用自己的电脑,或在当地县城的网吧,上网浏览资讯。

为庆祝拉卜楞寺建寺300周年,夏河县正在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制作电视专题片、拍摄电影、出版图书、筹建拉卜楞民俗博物馆等。拉卜楞寺建寺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工程已获批启动,将为僧人们创造更好的学经及生活条件。(文:赵锋 图:聂建江)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