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佛缘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为何人们唯独偏爱观音菩萨?

导读: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为何人们唯独偏爱观音菩萨?...
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为何人们唯独偏爱观音菩萨?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佛教信仰已经是根深蒂固,佛教人物中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所熟知的观世音菩萨。

这里我就先来简单说一下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其中大乘泛指汉佛教,汉佛教中最重要的是不仅要顿悟自己,也要引导别人顿悟,也就是说,不光“自渡”更要“渡人”。就好比说自己是一只船不光自己渡到对岸去并且还要承载别人也渡过去。而小乘佛教一般偏于“自度”,即通过自己的修行觉醒或出家修行。

这样一来大乘和小乘的区别也就表现在许多方面了。

就像佛陀释迦牟尼在小乘佛教中则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佛,他在佛界则充当一个智者、老师或者教主等等。而在大乘佛教就有很大的区别了,普遍认为他不光是一个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都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十方也有无数的佛。

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三学及八正道。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所以菩萨思想便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菩萨,在这里笔者先给科普一下。所谓菩萨就是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难,不管是什么人,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也就是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

所以菩萨就担当着本应由佛来承担的责任,在大乘佛教中,菩萨永远是无私的,她们不会对你不管不顾,她们对所有人慈悲为怀,所以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不管你遭遇什么大祸,只要你求助菩萨,菩萨定会帮你解围。

而今天我就来说说菩萨四姐妹,其中观音是老大,还有文殊,普贤,地藏仨,虽然说观音是老大,但她们之间绝对是平等的,只是人们偏心,偏爱观音罢了。

既然都是菩萨,那肯定会救助人民了,这才是人民所真正期盼的,但是就当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时候,有一个佛来跟她抢饭碗了。

这个佛就是弥勒,从魏晋开始,弥勒的粉丝就悄悄诞生了,在唐朝以后,粉丝逐渐变多,甚至一度超过了观音。虽说弥勒号称能拯救世人,但他却实在办不到。弥勒在未来的末世降临,当弥勒到来的时候,人民则以为现在就是末世了。所以弥勒的到来,就代表着末日的来临,这样很容易引起动乱,什么打砸抢啊,起义推翻政府的就涌现出来。以至于唐朝以后,各个朝代都会压抑弥勒信仰的发展,因为没有一个皇帝受得了,老百姓天天拯救末日,天天弥勒化身,想推翻政府。

最后弥勒信仰没办法了,只能躲在白莲教中,苟延残喘了。

那么观音这么红的原因还有什么呢?我想可能还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观音的出身比较中国化,毕竟观音在中国很红,中国百姓都崇拜她。

第二是观音很漂亮,引起很多单身男子的幻想。

第三是观音是曾是男儿身,(我曾在《观音菩萨究竟是佛门中人,还是道教出身?究竟是女儿身还是男儿身》一文中对观音的出身进行过详细的描述,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互相交流。)像这种这么有特点的菩萨,不火都难。由于观音又有从女变男各总幻化的经验,所以更多的人,想让观音施施法,让出生的婴儿是男儿身。于是,观音有承接了一个业务,那就是,生育方面的职务——赐子。

当然在古代,特别是在中国,宗教并不只有一个,还有道教。由于道教中的人物好似更加神通广大,所以人们就会有点贪心,就会在道教那里拜拜仙,佛教这里拜拜菩萨,于是佛教和道教就有了很多相似之处,毕竟都是一家人嘛,以至于后来中国宗教文化如此的繁杂多样。

再说这个如来,除了在佛界传法,似乎什么事都不管,人们怎么会去找他呢,就算他是老大,不帮忙,民众肯定会不买账。观音就勤快很多了,像秘书一样,你看西游记里面,玉皇大帝去见如来佛祖的时候,要花上很大的功夫才请得过来,不像人家观音,自己就跑到玉皇大帝面前,助其渡过难关。像如来佛这么高冷的人,怎么会有人找他呢?相反,观音这么热心的好人,古时老百姓生活上有困难,一定会找观音的。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修建大量的寺庙,在这些寺庙中,菩萨的存在是最多的。在民间,人们敬仰菩萨,而观音的美丽善良,给人们更加多的理由,去信仰她。她可以原谅犯错的人,而且会给苦难中的人们指出一条明路。在古代,人民非常穷苦,在缴纳地税之后,所剩的粮食根本不够温饱,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时候,观音的出现帮助了她们,使他们相信,一定能够摆脱现有的困境,只是迟一些罢了。虽然我们现代人难以感受到这种信仰的强大,但是不得不承认,信仰在一个名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观音菩萨还是隐藏了实力的。据记载,观世音菩萨曾经已经修成佛,法号“正法明如来”。但是由于其慈悲心切,哀悯众生,因此她不居佛位,倒驾慈航,以菩萨身普度众生。为了人民付出,为了百姓付出,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好菩萨,人们能不喜欢她,能不爱慕她,能不敬仰她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观音比其他神仙要好看一些,又有道德,喜欢乐于助人,像这样既有美貌,又有美德的菩萨,人们能不爱找她吗?

文|江山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