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授牌
暨【龙岗天后古庙扩建十二周年妈祖文化旅游节】
世界妈祖同一人,天下信众共一家。为响应中央21世纪海上之路的战略部署,弘扬妈祖海洋文化精神,复兴中华海上丝绸之路,共圆中国梦。11月25日上午,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指导,深圳市龙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办,深圳市龙岗天后古庙董事会承办,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龙东和谐共建促进会协办的深圳市龙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授牌暨龙岗天后古庙扩建十二周年妈祖文化旅游节在龙东活动公园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邱雪峰首先致辞,欢迎各地来宾和信众,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弘扬妈祖文化的同时,弘扬慈善,推动和提高龙岗的公益事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接着,陈文广代表深圳赤湾天后博物馆致辞,高宏勤宣布深圳市龙岗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在陈尊晟发言后两人一起授牌,并代表旅游节向陈尊晟颁受会长证书。
接着,陈尊晟分别向永远会长庄美叶、荣誉会长吴楚丰、林秀鑫、陈海穆、陈金雄,名誉会长田伟强、陈培歆、林禅龙、潘宣涛、黄庆雄、吴锡龙颁发了荣誉证书。朱国荣、林金榜分别代表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致贺词,台湾鹿港天后宫还特意发来贺函祝贺。
最后,蔡承武宣布龙岗区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并与林金榜、许晓辉、朱国荣、高宏勤、吴楚丰、陈培歆、林秀鑫、邱雪峰、林永欣、陈文广、陈尊晟一起按下启动推杆,龙岗去妈祖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具有近二百年历史的深圳市龙岗天后古庙在龙岗龙东社区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信俗祭祀文化大典。天后古庙所在的龙东社区“原著”居民与以潮汕籍为主的社区新移民近3万多人一起组成多个方队在活动中亮相。独具多个地方特色的“英歌舞”,“醒狮”,“潮州大锣鼓队” “麒麟舞”“舞龙”“鲤鱼舞”“纸龙舞”“空竹舞”等表演异彩纷呈。
最后,许晓辉副会长宣布妈祖起驾巡安,全场队伍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大雨中依次离场前行。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妈祖仁慈博爱、舍己为人的精神早已成为沟通两岸三地同胞的桥梁和纽带,它超出了地域和族群的范围,彰显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一带一路的重要精神资源。
龙岗天后宫的历史由来和文化习俗
深圳市龙岗区龙东 “天后古庙”(也称天后宫)创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起源于福建省蒲田县嵋州屿,由龙东乡源盛村始袓陈源盛公福建大田人氏,其先祖从福建省大田县迁居广东兴宁县,后定居于惠州府深圳宝安县龙岗源盛村兴建陈氏祖祠。“龙岗天后古庙” 天后圣母属福建湄洲古庙的妈祖分身。龙岗一带居民靠海为生,信奉天后圣母为福神和保护神,历史以来融合了当地的文化,衍生了独具特色的龙岗天后文化和习俗。由于历史的悠久及文革时期的严重破坏,本来年久失修的龙岗天后宫在90年代初仅存残墙断瓦,原有的建筑物近乎灭跡。1998年,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源盛村庄美叶女士召集当地知名人士,成立“天后宫”重建理事会,开始在当地筹建“天后宫”的事宜。建宫之初,理事会在现有住址上修建了一座平房结构的天后宫,安奉了妈祖之金身受世人奉敬。近年来到天后宫朝圣的善信越来越多,行善事,做好事的活动次数已经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每年的春秋祭祀典礼,已经成为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节日,也成为了当地街道及源盛村的文化品牌。“中秋敬老节”,“春节扶贫组残节”更深入人心,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充分肯定。
应社会热心人士朝香请愿之求,在庄美叶女士带动下,2005年在原址上开始重建天后宫。2006年6月5日、农历丙戊年五月初十日兴工拆建原天后宫,改建成一座共三层,占地面积650平方,二、三层共1360平方。第三层仿唐代古建筑木结构设计,一座具有現代和古建筑相结合的庙宇。复建天后圣母主殿、元始天尊和慈悲娘娘两个配殿,金身重光重漆,于2007年1月26日农历丙戊年十二月初八日举行落成开光庆展。2008年完成伯公殿、粧漆伯公金身升殿。并在2009年1月3日迎请了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大士金身到坛供奉。完善和体现了一个佛道共俢的活动场所,广泛接侍了更多的道教、佛教的广大信众到来朝圣敬香。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各种文化,“和谐共建,幸福安康”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龙岗天后宫将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引导并带领所有信徒遵纪守法,以“结缘行善”的宗旨,弘扬天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