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便成佛,也就是说念佛的心当下就会成佛,倘若今天念佛,明天不念,也就是今天成佛,明天不成佛了?
大安法师:天台家说「六即佛」,首先是「理即佛」,「理即佛」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名字即佛」,透过善知识开示,或者读诵经典,我们了知我具有佛性,这是「名字即佛」。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开始修行,这是「观行即佛」。「观行即佛」就是圆教五品位,就是要修止观,要修六度。然后「相似即佛」,到了切入真如自性相似的地步,然后再到「分证即佛」,然后再到究竟圆满佛。
我们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当下能念的心就是佛心,你这个佛心,终究是能成佛,但就你现在这个心而言,还是具足着烦恼的,而不是说你已经是究竟觉佛的程度,是「理即佛」,具有全体的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