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证严法师著 自序 在三、四十年前,我初出家时,看到“众生共业”,心很震撼!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天网恢恢,丝毫不爽。 当时我有三十位会员,我给他们一人一支竹筒,让他们开始每天投五毛钱,日积善业;由此汇聚众人的爱心,发挥善的力量,而有了竹筒岁月。在这次坎坷的岁月中,我戒惧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展开了慈善的工作,而慈济慈善志业,就从此开端。 数十年来,眼见人类为追求提升生活品质,造就了科技昌盛,例如人类发明制造飞机,便利了交通,也可以缩短时间距离;但相对的,人类也利用了相同的高科技,发明了具杀伤力的战斗机。一样的科技,用到好的方法,对人类的生活有莫大的助益;但是,用到不好的方面,就能造成人类严重的浩劫。 社会要富足,道德要每个人都懂得知足。《佛遗教经》云:“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我说过,“有一缺九”,有小一就缺小九,有中一就缺中九,有大一就缺大九,这就是不知足。如果有一亿,却要做十亿以上的生意,只有“一”是真实的,其他的“九”都是虚幻的。 放眼现在的社会,不少人沉迷于乐透彩的赌风中,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人伦道德隳坏、沦丧。有形的是,山河大地不断地遭于破坏;无形的是,心灵文化的不断沉沦。 菩萨在何处?佛法在哪?其实,菩萨在人间,佛法在生活中;所以我提倡“菩萨人间化,佛法生活化”。佛法不离世间法,如果人人在世间所做的一切都能至情至理——至情,是真正无私的感情;至理,是最纯正的道理,这就是佛法。而如何让每个人选择好的路走,打开心门,胸怀大爱?如何建立踏实、稳健、无私无我的人生观?就是佛陀的本怀,菩萨道的精神。 看人生一切的灾难,难道不是从这乱开始的吗?乱的源头就是一个“贪”字;这个贪字,会让星火燎原,酿成遍地灾难,追根究柢还是出于人心。三十多年来,我常说“众生共业”,这是人心造成,若人心的恶业愈积愈多,天下众生就要共同承受恶果了,所以我们要赶快净化人心。 爱心人人本具,人能为善,也能为恶,善、恶在每个人的内心中挣扎;善心、爱心如果强一点的话,就会把贪念、嗔念推倒,就像拔河一样,端看我们是否照顾好自己的心。 人生境界有很多,我们要用心体会。体会之后,是否懂得把握时间身全力行,遇到人与人之间的烦恼,是否善解、包容?是否知足、感恩?未来的时间,是不是都能这么平安呢?是不是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人人都能合心、和气、互爱、协力?这些如果做得到,就是行在菩萨道中。所以,我们要在分秒中把握时间,正念不失。 菩萨道,是不离开人群的,要和众生结好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举手投足,只要去帮助他,让他觉得很安心、很安慰、很可靠,这也是菩萨。做菩萨不难;行菩萨道也不难,只要我们去体会,去了解日常生活中,绝对不离开行在菩萨道中。所以我们要“爱洒人间”;其实,“爱洒人间”要从自己开始,洒在我们的家庭、邻里,最重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 本书的成形,是过去一、二年来对委员、会员,以及一般性的讲话。我常说,台湾无以为宝,以善、以爱为宝;有善有爱的人生,正是人中之宝,以此与大家共勉。 希望,在当下 不论是出钱还是出力, 人人的爱心汇集起来, 开拓教育“希望工程”的历史上, 就有你的一分足迹、一分力量。 每到新年,很多人见面都说:“恭喜发财!”我也是这么说,只不过我所说的“发”是“法”,也就是“法财”。世间财总是有限量,能用的范围很狭隘;但法财无量无数,能广泛地运用。 我听过一件很有趣的事—— 有一位会员事业做得很大,在很多国家买了别墅,一年春夏秋冬绕著地球跑。有次慈济委员去澳洲,他邀大家到家里住,半夜他想上厕所,绕来绕去找不到厕所,还问:“我现在在哪个国家、哪一间房子?” “这是你家,你怎么不知道你家厕所在哪?”他回答:“不好意思,我一年住许多地方,每个地方都住不久,这里难得回来一趟,所以不熟悉。” 尽管家产很多,像这样是不是也很辛苦呢?想要有圆满、幸福的人生,就要去除贪念,懂得知足、布施。 智慧的老人 有位年近八十的老荣民,在台湾没有成家,退伍后在花莲新城的海边搭了一间不到两坪的房屋,房屋老旧、破烂不堪;但他安贫乐道,不论刮风下雨,每天天未亮就去海边捡石头,集中到一定分量就拿去卖。 一斤石头能卖几块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就这样一点一滴存了一百多万。慈济志工到社区做独居老人关怀时认识了他。刚开始时,他有一点孤僻、有一点远离人群,但长年累月下来,志工的爱心感动了他,让他心灵有依靠、有信赖感。 当志工带他来精舍,他看到我高兴地说:“来到这里,心都宽了。”我对他说:“那你常常来!”他问:“可以吗?我们可以常常来吗?”我说:“当在可以,而且可以天天来!”接著他告诉我,他有很多钱,想要捐出来。我问:“你有多少钱?”他说:“一百多万元。”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 他说:“我捡了几十年的石头。” “捡石头能捡这么多啊?” 他说:“刮风、下雨也去捡;天未亮就去捡、晚上有月光也去捡;几十年下来就累积了这些钱。”他将长年累月在海边捡石头的点滴所得都要捐出来,多感人啊! 他天天到海边,我想那一片汪洋大海就是他的心灵境界,他的心就像海一样广阔,如天空一样无烦恼;虽然生活刻苦,但他心中有爱,他很满足于他的人生;他以天地为家,亲手布施,不用担心往生后这些钱如何使用或被人没收,他是最有智慧的人。 假如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灵境界,人生多美好!新的一年,让我们立定心志、发好愿——不要只是绕著地球跑,也不要只是绕著自己的家业、财产跑,跑到最后,人生终究还是两手空空地走。 凡夫心都是寄托在小爱里,才会发生很多烦恼、很多争执,不但自我伤害,也不利于别人,造成许多人间的悲苦。我们要好好提起大爱的心,不要总是笼罩在私我小爱的追求,应该要发挥人类爱的良能,庇护普天下的众生。 人生,往往被贪、嗔、痴污染了清净的慧命。如果能把悭贪的心念转成布施的心念,付出而无所求;将愚痴的念头转移成智慧的心念,转妄想心为灵明之心。如此没有贪染、愚痴、虚妄的心,就能展现出人性的光明。 人生无常,到底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真正把握住呢?任何人都难保在寿命内完成预定的计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因缘际会,从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做起——付出爱与宽容、对人让步、给人成就;这就是种植“善因缘”。 一般人的内心往往充满了烦恼、旧帐,要如何将这些理不清的烦恼旧帐消除?唯有普天三无——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这三句话就是最好的清洁剂;清掉垃圾,心灵才有成长的空间。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存在于内心深处与人之间的计较、埋怨、仇恨,好好清除掉,用这分光明的智慧,来迎接清新的一年。 慈济事迹获编入加拿大中学教科书 最近慈济大爱无国界的事迹,被牛津大学加拿大印刷中心编入地理学教科书中,列入加拿大高中生的选修课程;听到这个消息,我有两个感想:第一、自觉惭愧;第二、以慈济人为荣。 许多到精舍来拜年的人看到我就说:“恭喜,慈济传到国外了!”我就说:“其实很惭愧,这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所有慈济人目标相同、心念一致,以无私的大爱付出,真正做到“大爱包容地球村”所造就。” 其实我没有做什么,都是慈济人在做;只是外界提起慈济,就难免把释证严也带出来,所以我个人感到很惭愧。 感恩所有的慈济人,把慈济精神推展到全球,假如不是有这么多慈济人真诚的爱、无私的付出、无所求的尽心尽力,哪会有今天国际间的肯定?让国际人士知道台湾人的爱心很浓厚,在国际间应该被尊重,这是我觉得很安慰、也感到光荣的事,这也证明三十多年来慈济所走的路,方向是正确的;未来我们要更用心加紧脚步,向目标精进。 去年(一九九九)是一个很令人伤心,但也令人成长的一年。令人伤心的不只是九二一大地震;去年慈济国际赈灾走过很多国家,可以感受到地球在受伤,它非常疲惫,就如一个母亲承载太过量,几乎累垮了!这都是因为人类不懂得付出爱心,不懂得感恩这块土地,任意去伤害它所造成的。 慈济三十多年来不变的心愿,就是期待人心净化,让每一个人开启内心的大爱——不只爱自己,不只爱家人,不只爱有缘、投缘的人,更要爱普天下的众生;不只是爱有生命的,对每一寸土地、每一种植物,我们也都要去爱。因为我们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共同体。 这需要每一个人先去付出,不只是对人类的付出,而是对普天下的生灵都要去付出、去爱。 期待今年是吉祥、光明、平安的一年;但是多数人只有过年时才会对未来有番自我期许,之后就迷失在每一天、每一个小时、每一秒之中。明天要平安,就要把今天做好——每一个人把当下的心照顾好、把爱发挥出来,明天就能得到爱、祥和及美好的日子。 九二一虽然过去好几个月了,我们要关怀的时间还很长。我们曾经说过要陪伴灾民度过这段黑暗的人生,要陪伴他们走过复建的道路;重建学校的“希望工程”正积极进行当中,我们步步踏实、分分秒秒努力,期待明年此时能让孩子们有完整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 现在时间非常紧迫,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我不断呼吁全球慈济人为“希望工程”建设尽一分心——即使只是一百元,就可以买好几块砖、一包水泥;很多水泥砖块合在一起,就能盖四十多所学校。 人人的爱心汇集起来,不论是出钱还是出力,滴入慈济功德海,开拓教育“希望工程”的历史,就有你的一分足迹、一分力量。 好事要大家做,每一个人都不能轻视自己的力量,因为无数人小小的一滴力量,集中起来就是一股大力量。慈济就是在三十四年前,由那么不起眼的五毛钱,那么少数的三十个人,做到从台湾翻山过海、有全球慈济人的同心协力。但愿我们再增加力量,但愿每一个人的心都能净化,但愿每一个国家社会都能祥和,但愿普天之下都没有灾难。 (讲于民国八十九年元月四、五日、二月十、十四日) 用爱编织教育的摇篮 很快地,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就会建造完成。 这是来自于现在很多人的爱心投注。 不只全省,而是全球人的爱。 很期待那一刻的来临, 那将是未来无穷的希望。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凌晨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毁灭了无数人的家庭,也毁掉几百所学校;那是毁灭性的历史。此时此刻,则是建造性的历史——我们要把被摧毁掉的,重新建造起来。 很快地,我们就会建造完成一个美好的读书环境。这个美好的环境来自于现在很多有爱心的投注;不只是台中县,也不只是全省,而是全球人的爱,共同建造这美好的校园!我们很期待那一刻的来临,因为那将是未来无穷的希望。 社会的希望在人才,人才的培育在教育;所以“希望工程”不只是学校的希望,应该是全人类的希望。孩子们!社会对你们有很大的期待,但愿你们用最上进的心,负起自己的责任——你们现在的责任,就是用心用功读书;而慈济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赶快把每一所学校好好兴建完成。 我们要用爱来编织教育的摇篮,期待能赶快将每一年学校建成最好、最美、最舒适的教育摇篮,让老师们用菩萨的智慧、用为人父母的爱心,好好推动这些摇篮;让摇篮中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长大。 感恩三种人 刚才有一群手语队的妈妈们,在台上表演两首歌:一首是“普天三无”——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下没有我不原谅的人。 “爱”、“信任”、“原谅”很重要。人人心中有爱,而且爱普天下的人,人间将会充满希望。人,对自己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光明正大;对别人要有信心——相信人人心中有爱。人与人之间难免有摩擦,但是普天下没有不能原谅的人。期望各位同学们时时刻刻用爱、信任、原谅相互对待。 慈济妈妈表演的第二首歌是“老师心,菩萨心”。老师把一生奉献给教育,用妈妈的爱心来爱别人的孩子;他们都期待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将来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所以同学们对老师要有感恩心。 世间有三种人我们一定要感恩:第一、要感恩父母。孝道是人道的基础,古圣先贤都是以孝为中心。父母一生的爱都是为孩子而付出、为家庭而辛苦,对我们的生育、培养、照顾之恩,要懂得反哺,这是为人之道啊! 第二、要感恩老师。好的教育可以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我们所有的知识几乎都来自于是老师的指导,所以要尊师重道。若能尊敬老师,老师说的话才能听得进去,才能在心中发挥作用。 第三、要感恩社会上所有的人。九二一地震把学校的教室、学生读书的环境都破坏掉了,一个崭新美好的校园环境,要靠谁来重建?要靠很多劳工朋友们流汗、辛苦地完成;此外,钢筋、水泥、砖、瓦等等建材,哪一项不是靠各方的智慧与劳力所制成的呢?所以,对整个社会工农工商的人,我们都要生起感恩心。 珍惜十方爱 除了感恩,我们还要惜福。记得地震过后一个多月,我到南投国小,走进校园看到很多教室倒塌了,孩子们帐棚下读书。那一天太阳很大,帐棚里面很热又很嘈杂,邻近几位老师讲课的声音也相互干扰。我站在帐棚外,忽然间刮起一阵风,沙子也进我的眼睛…… 烈阳、闷热、嘈杂、风沙,这就是孩子们的读书环境。那时候我心里就想;要赶快改善孩子们的上课环境;最快的方式,就是先为他们盖简易教室。 刚好有一群台北来的慈诚队跟在我的身边,我就回头对他们说:“你们能不能赶快帮他们盖简易教室呢?”慈诚队很欢喜,隔天马上将原料和建材运进学校。二十五间组合教室,四天半就完成了,好快的工程啊! 三到六年级的小朋友利用星期六没上课的时间,也来帮忙搬塑胶地砖让慈济志工铺。孩子们排成一列,将地砖五六片一叠,一叠叠传下去,很快就将室内外的地砖都搬完了。搬进组合教室的那一刻,有个孩子站在教室门口说:“老师,我们的教室好美好美喔!地板也很干净,我们不能穿鞋子踏上去。” 老师问:“那怎么办?” 孩子们说:“我们以后都要脱鞋才能进教室。因为《静思语》有一句话说:“踏地怕地痛”。我们要感恩土地,所以走路要轻轻地,如果用力踏地,大地会痛啊!” 从此他们都脱鞋进教室上课,家长们看了也很感动,还买了一个鞋柜送给他们。他们很珍惜这些教室,有一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西丢在地板上,粘住了。这位小朋友很紧张,就用器具把东西铲起来,结果在塑胶地板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痕迹。另外一个小朋友看到了,赶快蹲下去用手抚摸地板,并跟这位弄坏地板的小朋友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可知道这地板是多少人的爱心耶!” 这就是感恩心!这群可爱的小朋友真是让人感动!慈济援建的四十五所学校(注),是全球慈济人用“大爱为梁”,也集合了很多技术专家用“智慧为墙”所打造;丰东国中动工是一个开始,期待能完成一个很美好的校园环境,奉献给所有的老师与孩子们。也希望各位同学从今以后时时感恩、时时培养爱心。 我也要感恩社会大众对希望工程的关怀和协助,感恩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的支援。千万的祝福与期待,期待孩子们在这充满美好的、爱的摇篮里健康地成长、获得智慧。 (讲于民国八十九年四月十日) 注:统计数字截至八十九年四月止。 菩萨的足迹 能付出无所求, 抱著希望、立下大愿, 这正是人间的活菩萨。 这么炎热的夏天,很多人为了生活在外面奔波流汗、努力付出。为了生活不得不工作,身心难免会苦;但有些人为了服务人群,到环境恶劣的地方,却觉得很欢喜就像一群慈济人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仍然四处奔波,跨国界到贫穷的地方去。 未曾停滞的造福之心 五月底,几位慈济人到衣索匹亚去。衣索匹亚在非洲东北角,现在的天气白天很热、晚上很冷,慈济人为何到日夜温差那么大、那么遥远的地方?为了要服务人群。衣索匹亚非常贫穷,历年来天灾不断,加上争战不休,造成民不聊生。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儿童,大多是脖子细小、肚子很大、手脚像干柴;尽管苍蝇沾满了孩子的头脸,他去饿得连眨眨眼皮的力气都没有,当然也无力伸手赶走苍蝇。 因为战争,所以年轻人都被调到前线,只剩老弱妇孺与牲畜。居家的墙壁是用牛粪糊成的,屋顶是用茅草盖的,黑黑暗暗、脏脏乱乱的,人睡在地上,牛、羊、鸡、鸭则与他们共眠。 慈济从一九九三年开始援助衣索匹亚,帮他们重建了两个卫生中心、十五个医疗站,并在村落和医疗站附近设置集水站。一九九八年十月,又帮一间照顾一百多万人健康的贷柏罕医院进行扩建。现在医院已经落成,医疗仪器也都搬进去了,这次慈济人是去参加医院的启用典礼,顺道了解之前兴建的医疗站和集水站的动作情形,看看当地居民的生活是否已经改善。 记得一九九三年,慈济人首次到衣索匹亚了解当地的需求,正好遇到四个人扛著一位小产妇女,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却找不到医师可以处理,令人遗憾。三年后慈济人再去,医疗站已经盖好了,正巧也有位妇女生产,但因为难产,于是紧仇送到卫生中心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术,而顺利产下了一个名男婴。当地的医疗真的很匮乏,慈济为他们建设的医院、卫生中心、医疗站,发挥了很大的功能。 衣索匹亚到处是一望无际的高原、沙漠,我很担心同仁必须乘著车在空旷的大地上宾士,只要有一点点偏差,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但是同仁一再告诉我,他们会很小心,也很期待前去了解慈济建造的集水站和医疗站是否仍在发挥功能? 此外,他们也去了解衣索匹亚这一年来的干旱情形——看到地上的水草都没有了,粮食断了,人们已陷入饥饿边缘;一千八百万饥民缺水又缺粮食,真不知怎么活下去?另外,也有一批慈济人去北北韩。北北韩长年天灾,尤其这几年干旱特别严重,粮食歉收,因此希望慈济能继续帮忙。 结束北北韩的发放后,其中一组人又到了大陆,关心慈济在那里援建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并了解贵州的贫穷、甘肃的干旱情形。慈济人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造福之心从来没有停滞过,尤其九二一地震之后,不论是灾后复建、心灵重建、希望工程……不只是台湾的慈济人,全球队的慈济人都惦念在心头,当作本分事用心地付出,我实在很感恩。 六月初,又有十一所希望工程学校动工了,社会的希望在教育,很期待校园重建能早日完成,让学子有很好的读书环境。接著是医疗网展开——慈济大林医院七月就要启用了,新店医院也在六月十日动工。 我很感恩所有的慈济人,不论是办园游会、义卖,或是工程整地、动工典礼,大家都是在艳阳下挥汗工作。尽管如此,大家都做得很欢喜这就是福慧——付出无所求,抱著希望、立下大愿,这正是人间的活菩萨。 一番付出,就是一分收获,真的很感恩所有的慈济人,天天为人群付出;这分对人生方向的踏实感,让我为大家感到欢喜。 六月十一日凌晨,中部地区又发生地震,摇晃得很厉害,新闻报导说有一个地方的组合屋天花板架子整个掉下来了!钢筋、水泥一震都会震垮,何况是临时组合的房子?幸好人很快就逃出去了。 我也很担心大爱屋的情形。地震过后慈济人马上去大爱村关心,幸好只有几片轻轻的天花板松脱,慈济人很快就帮他们修理好了。在大爱村里,关怀时时刻刻都在,比起衣索匹亚人,台湾人还是有福多了。 最近常常下大雨,山区又有土石流,新竹尖石乡道路不通,山上有我们的照顾户,新竹慈济人于是不顾自身安危,背著粮食往山上跑。平常人逃避都来不及了,慈济人为什么还要往山上去呢?因为里面有行动不方便的人、有我们长年关怀的人,担心他们日用品不够或者断粮。 这不就是大爱吗?每一次看到都是令我感动,但是,我也很担心。有爱心,要用常识去做事;慈悲,也要有智慧,慈济人要照顾别人,自己的平安必须先照顾好。 除了地震,最近台湾气候也非常不稳定,这两、三天雨量之多,让山石不断地崩落,不断有土石流。意外事件频传,损伤了不少人,实在很令人担心。不只是在台湾,亚洲一带土耳其、印尼、日本,这几天也频频传出地震,都是在五级以上。现在许多人都谈震色变,大家心里都很不安;尤其地震过后地质松动,加上下雨,土石流就不断发生。 大地真的病了!这都是因为人类的破坏。身外的大地是从心灵的心地开始,人人破坏自我的心地,大地就逐渐崩毁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做一个自我心地的守护者,然后共同来做大地的保护者。 天灾很可怕,但是人心更可怕;只要人心即时反省,用爱来呵护内在心地,同时安抚外在的大地,我想天灾人祸是可以减少的。 (讲于民国八十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六月十二十四日) 让心灵都是善种子 “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 生命无法预知; 唯有清清楚楚把握当下, 展现好的念头、好的动作、好的语言, 让心灵粒粒都是善种子。 社会的希望在下一代,但是现代青少年实在很令人担心。慈济对青少年教育投注很大的心血,每年寒暑假也都会举办多种营队活动。 不能等的两件事 暑假开始,有五十对亲子齐聚花莲,参加高中亲子营。一位女孩说,她小时候很依赖妈妈,觉得和母亲不可分割;上了国中以后,母亲对她的关心令她感到反弹;高中时,更是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讨厌,母女之间剑拔弩张。 经过五天营队生活,让她回想起小时候与妈妈贴心的感觉。她说:“我已经十六、七岁了,却不如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原来营队期间,她随志工去居家关怀,看到两个小妹妹照顾她们的植物人妈妈。那位年轻的妈妈一年多前因车祸被送往花莲慈济医院,在加护病房昏迷了好几天,经医师全力抢救,病情虽然逐渐稳定,却开同植物人。两位女儿在志工的教导下,每天用毛巾帮妈妈擦澡,把妈妈照顾得连一处褥疮也没有。 她们还像小蝴蝶般,每天在妈妈的耳边唱歌、说故事,说一些让妈妈欢喜的事;虽然妈妈毫无反应,她们还是叫著:“妈妈!你要赶快好起来!”数月来从不间断。 病人出院后,医护人员及志工继续居家护理。当时正值暑假,十一岁的姐姐和六岁的妹妹当起小护工,每天将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向护士们说:“阿姨,我会帮妈妈擦背呢?你们如果忙就不要来,我们会做得很好。” 事故发生至今已一年,可能因为这两个女儿的爱与孝心,这位妈妈清醒了!但仍然需要人照顾,两个女儿同样寸寸不离地守在身边。当这群参加亲子营的高中生和慈济志工一起去探访这个家庭时,六岁的小妹妹向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说:“我们好幸福喔!妈妈会跟我们笑了,妈妈听懂我的话。” 就是这番话,让这位大姐姐感动很深。当她站在台上分享这段经过时,紧紧的拉著妈妈,她说:“我在这里要向妈妈说:‘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母女俩拥抱在一起,都流下泪来。妈妈对女儿说:“其实妈妈也不太了解你,妈妈会再学习。”那种亲情流露,让台下的学员都动容了。 还有一位妈妈陪著儿子上台。这位妈妈已是癌症末期,身体非常虚弱,走路不太方便,也不能久坐;她好不容易说服儿子来参加,并且拖著病体坚持陪他来。 因为营队“圆缘”时看到很多人上台,儿子也请妈妈上去,并答应陪在身旁。没想到母子一上台,他竟抢著说,妈妈不顾身体的病痛陪他来,只为孩子能走一条正确的路,如今他才知道天下父母心,也终于体会到妈妈的用心良苦! 他哭了,妈妈也哭了。妈妈说她的生命所剩不多,不论如何都要陪孩子进入慈济的门,让孩子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人生。看著他们母子俩在台上拥抱,虽然令人感到安慰,却也感伤啊!孩子虽然也能体会妈妈的好,但妈妈的生命还有多久呢? 尽管岁月不绕饶人,但是只要有心,就能把握当下、恒持刹那。我常说“行孝”和“行善”不能等,人生无常,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报父母的恩情?其实真正的孝顺,是不让父母操心、烦恼。 行善造福的谢居士从新闻媒体上看到,南部有一群飙车青少年,被警方取缔后依然我行我素;警方于是把他们和一群犯罪的年轻人都送到植物人安养中心,那里的植物人大部分是车祸所致,希望让他们心生警惕。 观护人问这群年轻人:“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怕不怕?”有的人说,看到这种情况会警惕自己;但有些人仍然无动于衷,好像他永远都是幸运儿,这种事情不会降临在他身上。 看到这么大的教训能事不关己、若无其事,这些年轻人到底在想什么?抱著侥幸的心态,的确是很可怕。人的心念一偏差,便容易犯大错,不但扰乱自己、也扰乱社会。 社会需要每个人自我规范来维持祥和;家庭需要亲子感情融洽来维持幸福;一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也要靠自己调和身心。希望人人能把自己的生活规矩调好,把心稳定下来,多往感恩与爱的方向想、尽自己的责任——求学时好好读书,回家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此未来的路就会是平坦的康庄大道。 台南分会谢金木居士,七月十七日意外往生。前一天他还在大林医院铺连锁砖,回台南之前,亲切地和大家挥手再见;隔天瞬息间和一辆计程车相撞,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慈济四大志业是他的最爱,是他最关心、也最用心投入的。他是台南分会的常住志工,负责所有的总务工作,每天骑著摩托车分会整理内外,那些花草、雅洁的环境,都是他的爱心一手成就。他这么美的生命形象,此刻已成为历史追忆。 大林医院副院长、志工去他家慰问,回来后告诉我:谢居士的遗容好安祥、好庄严啊!的确,在他一口气还在时,尽力付出;车祸的刹那,他心无纷乱,一口出不来,就安然解脱,留下人们永恒的怀念!人生能做到让很多人怀念,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谢居士这些年来行善造福,对人生的看法透彻了,身口意清净,蕴藏无限的智慧;所以此刻我为这个弟子感到安心,他的足迹、他的人生历史留得很美且很有价值,他是一位清净、快乐且最有福的人。 人生如梦,我们虽然万分不舍,但台南的慈济人说:“谢师兄很有福报,大林的连锁砖他铺到了,而且往生时很安祥……”这就是善解,慈济人有爱心、感恩心、包容心,还能用善解心来面对世间一切,这是最令人安慰的。 没错,人生的生与死都是很无常的,我们带著人生脚本走上舞台,怎么样演出这一场人生剧场、怎么样鞠躬下台,都要好好用心。世间有生必有死,死是生的起点,让我们虔诚祝福谢居士明明觉觉地去、带著慈济菩萨的种子乘愿再来。 总而言之,明天先到还是无常先到?我们无法预知,既然未来不可知,我们应该要明明觉觉把握住现在,爱惜人生好好惜缘、造福。每个动作都是心灵的一粒种子,可以要有好的念头、好的行动、好的语言,让心灵充满善的种子。 (讲于民国八十九年六月廿七日、七月七、十六、十八、十九日) 感恩是回馈的开始 十方大爱寸寸分分盖起来的医院, 充满了每个人的期待—— 期待一个完善的医疗设施、 以及爱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 这是感恩的时刻, 也是未来永恒回馈服务的开始。 大林慈济医院启业这一刻,是感恩的时刻,也是永恒回馈服务的开始。三十四年来,慈济四大志业从慈善、医疗、教育、文化,一路走来,真的有很多事要感恩。一九七八年筹设花莲慈济医院之初,为了找土地遭遇了很多困难,感恩中央及地方各界对我的鼓励、关心和帮助,让慈济医院能在当时医疗资源欠缺的花莲成立。 从此全球的慈济人就有一个期待——为了照顾民众的健康、实现人本医疗的精神,慈济医疗志业有必要更加普遍。 涓滴汇善建大林医院 一九九0年嘉义县长以及地方民意代表等人多次到花莲,告诉我云嘉地区医疗欠缺的情形——当地没有具规模的医院,民众罹患重病或急症,不是往北送就是往南送,因延误治疗时机而丧失宝贵生命的悲剧,时有所闻。 那时我想,使社会人人健康、家庭幸福,是我们的责任,哪个地方欠缺医疗,慈济就有义务到那个地方去。因此我决定应当地乡亲所托,在云嘉地区盖一所慈济医院。 建院必须要有土地,为了这块地,奔走了足足有五年之久。感恩从中央政府到各界人士的支援,和台糖公司的配合。慈济在取得土地、办好一切手续后,马上由建筑委员会著手规划,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建筑蓝图。 感恩全球的慈济人,知道医疗志业的启动需要经费,尽管有些人侨居国外,仍然关心台湾,不断在海外呼吁捐款;对于台湾慈济人,我的感恩之情更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不论是大修正业家出钱出力、奉献智慧或是做小生意、摆路边摊的人,克勤克俭,心心念念就是存钱给我盖医院;还有做小工、为人帮佣、捡破铜烂铁的人,从天这做到深夜,即使只能奉献一块砖、一包水泥,再怎么辛苦都心甘情愿。还有老人、小孩省下钱给我……真的是“大恩无言说”! 三年十个月前,这里还有一片甘庶园;三年十个月后,涌现出这片宏伟的建筑。眼前这所医院不论是一块砖还是一包水泥,都来自于全球慈济人和十方大德的大爱,点滴汇集而成;每一个人付出的力量不论是大还是小,爱心都是同等的。 感恩为了今天的启业,全省各地的慈济委员、荣董、志工、乡亲,大家夜以继赶工把七十二万块连锁砖铺起来,连院长、副院长也带领医师、护士帮忙,每个人都把慈济志业当作是自己的家业。 从七月二十四日开放门诊到现在,二十几天的时间,充满爱心的医护、行政人员以及志工,和乡亲间互动良好,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每天都有温馨、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发生。 前天我在台中,早上五点多一位阿嬷来看我,她告诉我:“师父,我要拿钱来拜托你啦!”说完,她拿出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给我。“师父,我的背上背了一口锅(编按:驼背),现在我还在捡破烂呢!” 我问:“你在做环保吗?资源回收很好啊!” 她回道:“是啊!做环保是很好啦!但我很省,我的节俭是出了名的。” 她说,她八十七岁,有七个儿子,还有女儿,但目前一个人独居,因为她吃素,不想麻烦恼子女。“这些都是我省下来的,要拜托师父替我做更多事,帮我救人。” 多可爱的一位老人家啊!不仅体贴子女、为他们设想,即使背都驼了还在捡破烂,只为了存钱奉献社会。她不只爱儿女、爱媳妇,还有著对普天下人的大爱,多么有智慧的老人家啊!这就是真正的菩萨。 守护生命的磐石 大林慈济医院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夕启业,具足了多重意义。台湾民间每到农历七月就事事禁忌;其实农历七月是佛教的“欢喜月”。佛陀时代,每年农历四月到七月在印度是雨季,佛陀带领弟子结夏安居,不外出托钵,专心研究教理;三个月的修习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圆满,人人道业精进,透彻真理,因此佛陀很欢喜,所以这一天是“佛欢喜日”。 七月也是佛教的“感恩月”。佛弟子们以最虔诚的心,将三个月内修行的功德供佛、供僧,回向父母以表达孝思。 民间还传说农历七月“鬼门开”,必须念经拜拜。其实“经是道,道是路”,念经是要念出我们心中的虔诚——每一句好话都是指引我们走一条好路、每一句佛经都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只要虔诚地让身、口、意清净,时时有正念,就不会“疑心生暗鬼”,而能日日吉祥、时时平安。 正信的宗教要超越迷信、禁忌;大林慈济医院启业正象征众生长时以“付出”实践佛法有成,正是一大喜事!而今后将造福云嘉南地区民众的健康,更是一件吉祥、值得感恩的事。所以,这一刻——农历七月十五前夕,是欢喜日、感恩日、吉祥日;让我们以虔诚的心造福、祝福。 “人生最尊贵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我常说医师是病人心目中的活佛,护士是病人心目中的白衣大士;当我们生病、心灵惶恐的时候,就需要有优秀的医护人员,以科学的医疗、爱心的抚慰,及时解除身心的痛苦。 大林慈济医院聚集了众多具有受心的医护同仁,他们个个心中充满大爱,都将“疼惜每一个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任务,也都会以“普天三无”——普天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没有我不原谅的人,自我期许。 医院的功能在于抢救生命,十方大众怀著感恩心、欢喜心,用爱来奉献,将点滴力量聚集在一起,以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的精神,将大林慈济医院建设完成,因此这建筑物中的每一寸墙壁、每一根柱子、每一片土地上,都是无数人爱与智慧的结合,可说是“以爱为梁,智慧为墙”。这是一个属于大家的医院,需要各位乡亲持续的爱护。 大林慈济医院寸寸分分都是用爱铺起来的,充满了每个人的期待——一个完善的医疗设施、以及爱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相信所有同仁一定能合心、和气、协力,用爱编织这一片医疗文化,真正作为“守护生命的磐石”。 (讲于民国八十九年八月十三日) 苦难已过,幸福会来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是个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 但愿往后都是祥和平安的日子; 但要平安、祥和, 需要大家时时感恩、付出大爱。 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九二一”已经届满一年了。每年都有九月廿一日,但是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几秒钟的天摇地动,毁灭了许多人辛苦建立的家园、夺走了亲人宝贵的生命;也让我们的心刻上血淋淋、不堪回首的记忆。 那时候,我有将近两个月的进间在中部为救灾工作奔走,却没有勇气走进一个个帐棚里;因为实在不忍心看到灾民那种无助又无奈的眼神。当时我的心可说完全碎了、空了。 难行能行菩萨道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七日土耳其发生芮氏规模七点四的强震,造成四、五万人伤亡。我们实地勘察后,发起赈灾募款活动,全救慈济人纷纷捧著爱心箱走上街头。 透过大爱电视,我看到一位坐著轮椅的重度残障者,很吃力地将轮椅移动到委员面前,把一天所得都投入爱心箱。委员们赶紧问他:“今天的生活怎么办?”他说:“虽然我的生活比较辛苦,但我在台湾日子过得很平安,比起国外那些受灾者,我太幸福了!”真令人感动。 街头劝募来的钱很多都是铜板,还记得当时台中分会有位同仁告诉我,他们必须一个个分类核算,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但只要到师兄姐长年累月在外募款,不仅饱受风吹日洒毫无怨言,即使面对形态凶恶的人吐口水,还是面不改色、鞠躬感恩,这种为援助灾民而忍辱的功夫,让他相当震撼!也觉得自己的辛苦不算什么。 我听了也很震憾啊!街头巷尾无不是修行的道场,六度万行中有“忍辱”度,委员和慈诚被人骂、被人吐口水,面对恶劣刚强的众生,还能面带笑容地鞠躬说感恩,这就是行菩萨道啊! 有人看到慈诚队拿了“驰援土耳其,情牵苦难人”的看板,竟然出其不意地一拳挥过去,慈诚菩萨还是鞠躬连声地说感恩。还有委员捧著爱心箱,有人突然把手伸进箱里。委员马上蹲下身,让他的手离开箱子,然后问他要做什么? 他说:“你们不是讲爱心吗?我需要钱,你们要救济我啊!”委员说:“如果你需要帮忙,可以把资料给我们,我们会去拜访你,了解你的需要;我们一向都是专款专用,这些钱是要做国际赈灾用的。” 那个人马上破口大骂:“台湾不救,还去救国外!” 这句“为什么不救台湾,要救国外”传到我耳中时,我的心一阵痛——为什么要自我诅咒呢?能做一个救人的人,不是很幸福吗?能救别人表示我们平安、有力量,不是吗?如果台湾需要别人来救,那就很不幸了! 甚至有一位先生指著委员说:“土耳其在哪?科索沃在哪?你指给我看啊!”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又震动了一下——如果我们用手指就看到灾难,那灾难必然近在眼前啊! 记得去年九月十九日是慈济的全省委员会员联谊会,就像今天一样,来自南北各地的会员都坐在这里。当时我向大家说:我们要自我祝福,时时发愿做救人的人,千万别自我诅咒;因为台湾位处地震带,像土耳其这样的大灾难,并非不会发生。 没想到廿一日凌晨就开始天摇地动,一点四十七分,大地震在台湾发生了! 为重建区乡亲祝福 在九二一大地震届满一年的此刻,慈济人在集集等五个大爱村举行追思祈福晚会,虔诚地为重建区的乡亲祝福。我虽然没办法亲自到现场,但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相较于去年灾难发生后我们举办的祈福晚会,如今画面显得祥和且安定多了!一年后的大爱村,树木长大了,人们的脸上也流露出“希望”的光芒。 历经这场大浩劫,住在大爱村的乡亲们,由原本的不认识到现在像一家人,社区家族化的亲和感让人好安心啊!然而,尽管三百多个日子过去了,仍有不少人还住在帐棚或是组合屋,忍受著刮风、下雨,生活相当艰辛。不过,人生总是忍耐,只要有信心,不怕路途遥远;只要有信心,不怕没有力量复苏。 有句话说:“能受天磨方铁汉”;苦日子过了,幸福的日子就会到来。希望大家挺起胸来面对现实环境,重新打拼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将来的回忆一定很甘美。重建的担子虽然很重,但慈济人的投入和付出从没有间断,感恩这一年来,大家用爱的力量支援受灾民众走过坎坷,迎向光明的未来。 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一日,是个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愿往后每年时时感恩、时时付出大家。只要人人有爱,苦难的时刻很快会过去,迎面而来的都是光明而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