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4/2/14 古晋报恩念佛堂
尊敬的丹斯里伉俪,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今天是“古晋报恩念佛堂”落成启用典礼,大家要我在这边说几句话,而且我的时间还很长。正好我过几天要到印尼去,参加一个多元文化中心的落成典礼,在这个典礼当中,他们的宗教部长也安排我在大会讲演。这个大会的贵宾是他们国家的总统、副总统,还有许多部长,高级的领导人。除此之外,听说印尼最近要选新总统,候选人有二十多位,也统统都参加。另外还有各国驻印尼的使节,还有宗教领袖,总共有四百到六百人,所以是个很大的盛会。因此,这个讲演当然不能草率,我也先写了个讲稿,我很少写讲稿,这写了讲稿。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把这个讲稿在此地念给大家听,作为庆祝我们这个念佛堂的落成。
讲稿里面我分为十个段落。第一个段落,讲世界不安、社会动乱之根由,是疏忽了古圣先贤的教育。我们看今天的世界动乱不安,许多人在探讨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联合国也在想方设法排解纠纷,化解冲突、促进和平。许多人曾经问过我这些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是个教育问题。在古代中国《礼记》里面讲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就是教人觉悟,学就是觉悟的意思。觉悟什么?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包括三个课题,第一,人与人的关系;第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如果任何人确实明了这三种关系,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称他作菩萨。
佛、菩萨、圣贤人的意思,就是他能够对于宇宙真相真正的清楚、明白的人;如果不明了,那就称为凡夫,凡夫就是不明白宇宙事实真相的人。不明白事实真相,必然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来对人、对事、对物,这样哪有不出毛病的道理!所以,这才是社会动乱的根源,这才把自己的生活环境变成娑婆世界,极苦的世界。如果清楚明白了,大家都觉悟,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天堂,就是天园。所以,这是教育、教学的问题。
现前世界上动乱根源,就是各个阶层的教育疏忽了伦理道德的修养,尤其是疏忽了古圣先贤的教诲。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怀疑古代圣哲的教导,从而疏离孔孟、释迦。西方由于科学之发达,因而怀疑宗教教育,不再相信《圣经》的教诲,宗教徒不能真正依从神圣真实的教导,这是现前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源。
去年十月,我们一行应印尼副总统的邀请,访问了印尼。下飞机之后,我们就到达总统府,副总统接见我们。他告诉我,印尼现前的状况有两个严重问题,第一个是经济的问题,第二个是社会安定的问题。他说,如果穆斯林都能够落实《古兰经》的教育,这个国家必定会带来安定和平,他也非常希望佛教徒能够实践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这个理念非常难得。所以,副总统也认为,宗教徒如果能够真正落实自己宗教的教育,确实能给国家带来安定、兴旺、繁荣。随后几天,我们拜访了印尼的宗教部长,主管佛教、印度教的宗教司长,印尼人协主席莱士先生,内政部长沙巴尔诺先生,瓦希德先生及印尼六个宗教的领袖代表们。我们会见谈话中心的主题,是怎样谋求宗教团结,消除冲突,促进安定和平。我们这么多人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一见如故,真诚相待。大家都肯定,若能真诚落实宗教教育,确实能够消除冲突,促使社会回复安定和平,如此国家才有繁荣兴旺的希望。
今年一月,我应邀到日本冈山,参加一个国际和平会议,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的“以教育永续未来的十年计画”。我们与会者取得一致的共识,认为推广宗教教育是获得安定和平最有效的方法。与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拉丁美洲的主席,也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决定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对全球群众的教学。教育大致上来讲有四类,四教实际上是一体,决定不能够分离,第一个是家庭教育,第二个是学校教育,第三个是社会教育,第四个就是宗教教育。四教是以家庭教育为根本,以宗教教育为究竟圆满,这四种教育办好了,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如果把这四种教育疏忽了,天下没有不乱的。
这四种教育,就是中国古人教导后裔的伦理道德教育,古今中外所有圣贤,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是讲道德教育,都是随顺大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就是神圣的教育,神圣不是指某个人,是指大自然的法则,是指真理。所有宗教,包括伊斯兰、基督教、佛教等,都是教导众生伦理道德。我们应当知道,将伦理道德落实,将其讲解清楚、解说明白,而且还要做成模范,这是很重要的。中国人自古以来,以什么治天下?不是以武力,也不是以警察,也不是用经济、科技,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用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圣先王用的方法就是教学。
圣贤人的教学非常简单扼要。中国上古时代,圣王尧、舜设教,尧、舜距离我们现在大约有四千五百年,他是以五桩事情教人,所以很容易记。第一个是“父慈子孝”,第二个是“君仁臣忠”,第三个是“夫妇恩爱”,第四个是“兄弟和睦”,第五个是“朋友有信”,就这五桩事情。这五桩事讲伦理,这是天然,不是某个人发明的,不是某个人的学说,也不是某个人的教条,这是大自然的法则。随顺大自然的法则,这就叫做道;我们一生遵从大自然的法则,这叫做德。所以,道德两个字总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这里头没有任何玄妙。
父子有亲,我们能够在婴儿的时代能看出来,你看父母生育子女,在他两岁之前,非常明显的看到父子有亲。到长大了,不听话了,不孝顺了,看不到了,那是什么?那是被污染。他的天性是父子有亲,如果能够保持,永远保持父子当中的亲爱,那就叫做行之于道德。如果都忘记了,舍弃了,就违背道德,违背道德,灾难就来了。
君臣有义,男女有别,这个别是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工作,这个意思很深很深。男女各人有各人的义务,不可以争。现在很多妇女,印光大师讲不守妇道,到社会上去跟男人争。她能争到,但是后代没有了。妇女最大的责任是要培养下一代,下一代有没有圣贤,就在妇女她能不能随顺自然法则。印光大师对于妇女推崇备至,他说世间会不会有太平,这个世间有没有圣贤人出现,这都是妇女的责任。妇女要是不守妇道的话,世间没有贤人,社会一定动乱,灾害一定很多。所以,妇女之权大的不得了,她把自己原本工作舍弃了,跟男人去争,这个毫无意义,把整个世界都毁掉了。这个认知,没有圣贤人来讲解,我们就都不知道。所以,现在讲男女平等,本来是平等的,现在一搞平等就不平等了,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
古人讲,讲亲、讲义、讲别、讲序、讲信,这五个字就是德;所以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是道。道跟德一定要辨别清楚,随顺自然的法则就是道德教育,就是伦理的教育。学习的方法、程序,理论上的学习,古人教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教我们明了诸法实相,大自然的规矩法则,“笃行”就是把自然法则落实。如果我们能够随顺自然规律去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就叫做行德,成就德行;违背自然的规则一定出麻烦,你遭受的是苦难。苦难,今天讲天灾人祸,人祸是自己的造作,天灾与我们人的思想、行为有没有关系?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会有突然的天灾,也不会有无因的人祸,都是人的业力感召,人造作一切不善的业,招来的恶报。
德行分三个科目,第一个是修身,第二个是处事,第三个是待人,圣人给我们讲的原则都非常简单扼要。《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经上说的。所以,消除冲突、促进和平,从哪里做起?首先要从修身下手。化解自己内心的冲突、矛盾、对立,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内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矛盾、冲突化解,从自己内心去化解,努力去学习。首先我们身心和平,然后才能够成就社会的和谐,世界和平,宇宙和谐。修身,古人教我们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这六个字,一生都不能够违背。处事讲了十四个字,“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办事的态度。对人则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后孔孟儒家继承尧舜禹汤的教育,把它发扬光大。所以,我希望别人怎么对我,我应该先要如是的对人;我不希望别人对我的,我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别人,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随顺大自然的法则运行,就是行道,就是履德,如是才能真正化解灾难,永离天灾人祸。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教导人们应当常常真诚的悔改。我也常常教导同学,在处事待人接物时候,如果产生矛盾,必须要承认自己永远是错的,别人永远都是对的,我自己要不断的努力,改过自新。《吕氏春秋》上说“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所以一切必须从自己切身做起。释迦、孔子皆是成就自己,然后才教化众生,和平才有希望。
以上这是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以后儒家孔孟继承其说,演变为中国四千多年来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的总方针。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教育之学首先就是要肯定人性本善,至于不善那是后天所染的习性。所以,圣贤人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认为唯有教育能防止不善,而保卫本善,并发扬光大。教育能使人转恶为善,转敌为友,转怨为亲,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些事情除教育之外,别的都做不到!
中国古代朝野贤哲都懂这个道理,所以才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重要训导。这是说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教化全国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那我们看看现代整个世界社会的结合,从基本的家庭组织到整个国家世界,几乎都走向了功利竞争、斗争的教导。家庭不讲伦理道德,夫妻离婚率节节上升,父母忙于工作赚钱,忽视对儿女的教育,不能以身作儿女的模范,所以现在子女不听父母的话。学校教育一昧只着重科学技术、经济竞争和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道德、人文的教育,所以学生不听老师的话。社会教育是严重的污染,但看每天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路,绝大部分是教人杀盗淫妄,忽视因果教育,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利害冲突,没有恩德情义。而宗教教育,许多宗教已经流于形式,只重宗教仪式、会念经,不懂得经典真正的意义。教义不明,如何能落实?
这四种教育都没有了,天下焉能不乱?今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大多舍弃伦理道德;只有宗教教育还讲仁爱,还讲和平,还讲尊敬神圣,世界还有这一线光明,就是要靠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教给我们要信神,信神圣的教诲,信因果报应。世间志士仁人要想挽救现前的劫运,别无良策,唯有急切恢复宗教教育。如果我们能信神圣、信因果,相信圣贤教诲,由宗教教育带动,慢慢回归“崇伦理、重道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个世界还是有救的,绝对不是真正的末日来临。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中国人常讲“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包括社会、国家、世界,所以家要是和,世界哪有不和平的!社会哪有不安定!家庭的美满,要靠父母为子女做敦伦尽分、防非止恶、修习善行的好榜样,才能够感得。从前做父母的懂得这个道理,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言谈举止都不敢违背礼义,绝对不给儿女有个不好的印象。父母尊敬师长,做出尊师重道的样子让子女看,儿女看到父母对老师的尊重,他对老师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教导,这叫家庭教育;老师做出榜样,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敬老尊贤。由此可知,儿女不听话,学生不听话,责任在哪里?孟子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自己本身没做好,学校老师本身没做好。
我们再看看宗教教育,世间无论哪一种宗教的经典,没有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如伊斯兰《古兰经》说“真主对于世人,确实是至爱的、至慈的”,又说“你们应当孝顺父母,和睦亲族,对人说善言”;基督教《新旧约》多次说到“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佛家则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所以,世间一切宗教教学,无不是以仁慈博爱为教化的宗旨,他们教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不分国家、不分族群。所以,宗教教育都是讲和平、博爱,教人要爱人、爱众生。所有宗教的经典,心胸都是广大的,佛家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如果只有自己,贬抑别人,那不是神的意思,也不是宗教教义里面所说的意旨,那是某个人的意思。所以,宗教徒如果不深入经典、了解经典,落实经典里面的教诲,这个宗教就是迷信。宗教本身并不迷信,宗教教育本质是好的,真正是救度一切众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