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修行,修的是什么?破除习气。
2凡夫最重的习气,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3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妄想始终不断。
4谁有能力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有这个能力的人就成佛、成菩萨了,就出离三界了。
5我们习气太深了,就是用心意识用成习惯了。
6我们晓得转,可是一遇到事马上又迷糊了,老习惯又用上了,麻烦就在此地。
7我们连睡觉都不老实,还做梦;做梦就是打妄想,你就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8我们无始劫以来烦恼习气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触,第二念快速生起来,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别执着,就起贪嗔痴慢。
9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贪嗔痴慢的烦恼习气太重了!
10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就是念头。
11念头起来,不怕!为什么?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来呢?当然会起来的。
12念头一起来的时候,你就要立刻觉察,把念头换成佛号,把念头伏住。
13尽管每个人根性不相同,烦恼习气厚薄不一样,一句佛号念得自己心清净,就能够把自己的烦恼习气伏住。
14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傲慢的习气先断掉。
15真正有修有学的人一定非常谦虚,一直到如来地还是那么样的谦虚,你看哪一尊佛不谦虚!凡是带着傲慢习气,决定没成就。
16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骄慢的习气折伏尽,然后你才有资格学道。
17修行就是受折磨,把你的烦恼习气磨得光光的,你就成功;你不愿意受折磨,你还谈什么修行?
18把烦恼习气伏断,心清净了,我们对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19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哪一个烦恼习气最重,就从这个最重的下手。先断最重的,再断其次的。
20先对治最重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每个人不一样,每个众生根性不相同,贪嗔痴慢疑,很多不相同的,自己明了,别人不知道!
21觉悟的人真正没有烦恼,没有贪嗔痴,没有我慢,他烦恼习气没有了。
22觉悟的人,把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大智慧。
23觉悟的人,思想、见解、观念与我们一般人大大地不相同。
24凡夫对于外面的境界,心里老是牵挂着,一天到晚妄念不断,这个不得了!
25有些人说,要是不牵挂,这个人好像绝情寡义。实在讲,这是他错误了。
26要知道,没有牵挂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关心得到,无论他在哪个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这一牵挂,心就迷了,想照顾的时候,能力丧失了。
27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没有牵挂,我们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萨也像我们一样牵挂,那他什么都不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颠倒,心不清净!
28不要去念它,不要去执着,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有没有受用?有受用。
29境界走了之后,干干净净,像一面镜子一样,决不染一尘。
30修行,不是说我每天念多少经,每天念多少佛号,没用!要改习气,改毛病、改心理,才管用!
31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众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习气都很重,一定要忍让。
32从一个人的习气上,能看到他修行的功夫,能看到他的境界。
33真正的修行人,心心念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34「阿弥陀佛」能够把烦恼习气压住,不让它起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