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
(950126早餐开示)
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如果我们造障碍别人的因,将来一定要承受别人障碍的果,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是自己造的因定的。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教我们要随喜功德。随喜是菩萨心,随喜就是不障碍别人。
我们凡夫的嫉妒、障碍心非常重,人家稍微有一点好处,我们看到就觉得难过。有这样的念头,就已经是不对了,如果还要想方法去阻扰他、破坏他,那罪业就重了。如果这个善法能利益广大众生,这罪过就更重,因为他不只是障碍一个人,而是障碍了许许多多的人,所以这样的因果关系一定要明了。
谈因果
(990423早餐开示)
【见和同解】
新加坡净宗学会是由李木源会长领导,他非常热心于弘法利生的事业。此道场很难得,这么多人上下一条心,没有意见,这真正是希有难逢。谚语说得好,「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佛教给我们,与大众相处一定要依「六和敬」。六和第一条「见和同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共识。人再多,只要想法、看法相同,就能一致努力去做,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谈因果】
由于世间灾难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有些地区虽然物质条件比较好,但是人人心神不安,这是很大的遗憾,所谓是「富而不乐」,反不如「贫而乐」。其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人的想法与看法偏差、错误。人都为自己着想,尤其在此时代,所见所闻无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人人都是这种思想、作法,社会岂有不乱之理!完全是违背了伦理道德。
佛法自始至终不离因果,世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因果现象,佛法亦不例外;世法缘生,佛法也是缘生。古德判《华严》是「五周因果」,《法华经》是一乘因果。世出世法不离因果,因果的定律,是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感恶报。现今社会不安定,天灾人祸,就是恶业所感。心恶,念头恶,言语恶,所作所为无不是恶,正如《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灾难能否化解?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造的,命运决定有,就是自己业力形成的。《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帮助袁了凡先生改造命运,就是懂得因果的道理。断一切恶业,修一切善业,灾难就消除了。个人的命运能改,乃至于家庭的命运(家运)、国家的命运(国运)、全世界的命运(世运)都能改。
《了凡四训》中,孔先生将袁了凡一生的命运都算定了。了凡先生仔细比对,一点都不错。哪一年考试中第几名,这一年的俸禄多少,都被算定了。于是心灰意冷,一生受命运摆布,所以妄念也就放下了。遇到云谷禅师,与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起一个妄念。这也很希有,平常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