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福再往上提升,这是第三,大乘菩萨所修的,有四句。第一句「发菩提心」,重要。《无量寿经》教给我们往生的经文,「三辈往生」、「往生正因」,在这两品经里面都强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那我们要问,何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从前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只有三、五个。」不成比例,原因到底在哪里?很少人知道。他念佛念得很勤,一天念几万声佛号,念珠不离手,为什么不能往生?他「一向专念」做到,「发菩提心」没有。虽然一天到晚还念佛,还会生气,还会跟人吵架,那怎么行?这个一天念十万声也不能往生,没有菩提心。
所以四十八愿,大家晓得第十八愿重要,第十九愿也不能够轻视;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你不发菩提心不行。菩提心是什么?真正觉悟之心。真正觉悟了,觉悟这个世间苦空无常,这才算是真正觉悟,对於这个世间决定没有贪恋的心了。我们活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像个旅馆一样,住在这里时间很短,好,很好;不好,也很好,就可以了,何必去计较!几天就要走了,有什么好计较的?所以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顺境好,逆境也好,善人好,恶人也不错,保持自己的心地清净平等,这是菩提心。对人真诚,依照佛的教诲去做,也就是说依照佛的教诲去生活、依照佛的教诲去工作、依照佛的教诲处事待人接物,永远保持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这样就相应了。菩提心,照佛在经上所讲的,菩提心的根本是真诚心。真诚心起作用,对自己就是自重、自爱,我们叫深心,真正知道自重、自爱;对待别人一片慈悲,就是关怀、爱护、帮助,对一切众生。一定要有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佛心。
第二句「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普通我们讲因果,种善因得善果,那你造作恶因当然有恶报,这是讲善恶的因缘果报,这个意思讲得浅;三福里面深信因果的意思讲得深,这个因果专门讲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可是念佛这两个字,懂得的人不多,大家听到念佛,都是口里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叫念?这不叫念,这叫唱佛。
心上真有佛,心里面真正有佛法,心里面真正想把念佛殊胜的法门介绍给一切广大众生,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相应。所以一个真正念佛的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倒驾慈航的人,乘愿再来的人,不是假的是真的。到这个世间来,生为一切众生、死也为一切众生、生活为一切众生、工作为一切众生,无有一法不为一切众生;为众生是真正为自己。为自己要疏忽众生,那就大错特错,那就是凡夫心、轮回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念念为一切众生。我们要深深相信这个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大乘无量寿经 (第十二集) 1998/5/23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