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讲到『居士身』,此地讲的居士,不是我们现在佛门所说的居士,不是的。你看这居士也在宰官的前面,居士到底对国家、社会有些什么贡献?他有很大的贡献。你看我们《二十五史》,你打开来看看,传记里头有一篇叫《隐逸传》,我们一般称为高士。他是读书人,有学问、又有品德,而且非常能干,多才多艺,他不做官,不出来做事情。如果他生活勉强过得去,他一天到晚游山玩水,交结这些有学问、有道德的,多半以出家人或者是以道士做朋友,成天干这个。我们历史上要给他立传,我们问了,他对国家、社会有什么贡献?他的贡献很大,这个贡献是什么?是教你知足常乐、不求名闻利养,社会上免除很多的争执。他所表现的就是「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说何等的清高!他不是没有能力求,不是没有能力争,他有的是能力,有学问、有能力、有才干,他可以争的,他不争。所以,这个在社会上有潜移默化的功德,就是教人要知足常乐,教人放下名闻利养,於世无求,於人无争。他那个是身教,他不是言教,他是一生做出榜样来给人看。这个影响力非常之大,对於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有不可磨灭的功德。
所以,历史上要给他作传,道理就在此地。
男、女当中的确有发心的,不过发心的人也不多,所谓说一生抱独身主义者,有。这一类的人多半对於某一类的工作,他有特别的兴趣。你看我们看到很多老师教育、教学,他一生从事於教育工作,他不结婚。他对工作上他有兴趣,他能够专心,把这个事情办好。这些都不是指出家的,出家,前面有比丘、比丘尼,那说过了。这是指在家的,并不发心出家,但是欢喜抱独身主义,喜欢清净自居。菩萨也现同类身来为他说法。
——老法师,《普门品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