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明学两次传入汉传佛教界,成为“无用”的理论而昙花一现。但在其发祥地印度,却是维护大乘佛教合法存在的护教理论;在10世纪以来的中国藏传佛教界,是各大寺院培...
真禅法师与当代中国大陆汉传佛教出版事业——以《佛教知识》的编辑出版为例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李尚全真禅法师“是上海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界具有广泛的影...
汉传佛教慈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李尚全 佛教慈善事业是大乘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大乘佛教福慧双修的理论,强调修福是第一位的修行。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的最低需求(福报...
[内容提要]本文先把永明延寿禅师的生平分为三个阶段:⒈总角之岁,归心佛乘;而立之年,削发为僧。⒉德韶国师,密授玄旨;雪窦中峰,八年笔耕。⒊永明禅寺,开大道场;天台传戒...
一、空海:唐密日本化的第一推手 空海(774-835),俗姓佐伯,日本赞岐国多度郡(今香川县善通寺市)人,父亲佐伯直田公,母亲阿刀氏。15岁时,跟随舅舅学《论语》、《孝经》等...
重塑当代僧尼的人天师表形象:一心二爱三种生活方式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所长李尚全 一、前言:当前大陆汉传佛教信仰世俗化的历史原因 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作为软实力,积极配...
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汉吴佛教文化形成的三种途径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李尚全 [内容提要]佛教在汉吴时期,通过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三条途径,以翻译佛经和着书立说...
编者按:2011年10月9日,辽金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广化寺隆重举行。江苏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副教授李尚全在会上发表题为《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的论文,他从两个...
性空禅师口述传李尚全笔述 一、害怕因果:是我童子出家的原因(1922-1935年) 我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农历二月初五。祖籍泰州张木乡(今江苏省泰县)。祖父杨同乐是一位憨实的农民。祖母...
就当代台湾的佛教信仰而言,1945年光复后的四五年间是以民间佛教——儒释道杂糅在一起的斋教为主,闽南寺院的五堂功课为辅,慈航法师创办的台湾佛学院为星星之火,并以日本...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认为,佛教伦理以业报轮回为基本内核,以三皈依为三大纲领,以五戒十善为十条德目。佛教伦理虽然建立在三世轮回的非理性的基础之上,但它强调现在行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