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老和尚俗姓莫,字仁辉,湖南桃江人,一九二三年癸亥岁二月廿七日出生。一九四一年礼益阳栖霞寺智辉法师出家,法名:真空,法号:心净。一九四六年于南岳福严寺受具足戒。一九五一年春,师来云门参礼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知客。八月,虚老传师云门宗法卷,赐名:佛源,赐号:妙心,为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
佛教在线特讯 2009年2月23日20点46分,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云门山大觉禅寺退居方丈上佛下源老和尚安祥示寂。享年八十七岁,僧腊69载,戒腊63夏。
佛源老和尚治丧委员会谨定在云门山大觉禅寺于公元2009年2月25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一)13:00举行封龛仪式;于公元2009年3月1日(农历己丑年二月初五)09:00举行遗体告别追思法会,13:00举行入塔仪式。
灵堂设于云门山大觉禅寺佛学院大礼堂。
佛源妙心禅师传略(1923-2009年)
佛源长老题赠佛教在线的墨宝“佛法久住”
师是湖南桃江人,姓莫氏,癸亥一九二三年生。年十八,投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晖上人剃度,法名心净,号真空。次年赴南岳祝圣寺佛教讲习所,亲近空也、明真、灵涛诸公。
一九四六年春,依福严寺镇清律师受具。时太虚、芝峰诸师创中国佛教会会务人员训练班,师亦由益阳佛教会选派受训,结业后转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宁波观宗学社深造。
尊敬的诸山长老、诸位领导、各位法师、居士:
岭外惊闻噩耗传,人天痛失度生船。
长老一生爱国爱教,道高德勋,农禅并重,戒德圆明,家风峻烈,机锋凛然,是我国佛教界难值难遇的一代尊宿;长老一生悲智广大,功德巍巍,深受十方僧团敬重和广大信教群众拥戴,在海内外佛教界人士和各界友人中有着广泛的盛誉和影响。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长老以弱冠之年出家,誓愿投身于佛教事业,不顾当时倾危动荡的时局和艰苦卓绝的环境,矢志探求佛法真谛,辗转四方,广参博学,先后求学于镇江焦山、宁波观宗学社等佛院;行解并重,巡礼圣地,于落伽山中亲睹观音灵应示现。建国以后随侍虚公上人左右,深得虚公嘉许,授以云门宗法,并委派长老住持云门法席,大众欣然悦服。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百废待兴的佛教事业,长老夙兴夜寐,呕心沥血,十几年间先后中兴云门、南华、白鹿、祝圣等祖庭和道场,此期间他坚持农禅家风为己任,领众出坡,事必躬亲,为宗门芳规的传承和发扬树立了不朽典范;他孜孜不倦地推动弘法利生和佛教教育事业,为佛教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对此赵朴老层诗赞道:“十方翘首宗风振,第一功劳在树人。”在长老一生的各个时期中都体现了他与党和国家紧密团结、坚定不移的崇高爱国精神,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数十年间,他兼任中国佛教协常务理事及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为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
长老秉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菩萨行愿,和农禅并举、三学总持的丛林芳规。以其毕生爱国爱教、自利利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修学办道和当代佛教弘法利生工作树立了可钦可敬的师表典范。作为佛弟子,今天我们依凭长老的化缘威德而齐聚一堂,深切悼念长老,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长老无尽地悲智行愿,把长老爱国爱教,不舍众生的崇高精神作为效法典范;把长老农禅并举、三学总持的圆满行持作为效法典范。坚定不移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开创我国佛教工作的新局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华南一代宗师去,何日重来化有缘?
我们虔诚地祈愿长老,乘愿再来,普利有情。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谢谢大家!
...查看更多
威仪教相都是礼节,这个威仪就是一种修养,就是一种威德,所以出家人受人天供养啊。普茶,在丛林里,正月初一、十五、三十,八月十五,有这么几天要吃普茶。喝茶,也是茶话,讲讲开示。八月十五啊,它要拜月光菩萨。太阳菩萨、日光菩萨拜不拜呢?没听到讲说要拜太阳菩萨的。老和尚在这里时讲了很多的。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小和尚,听他讲故事,好多好多的故事,灶神啊、月光啊,什么什么,还有很多公案。
人都喜欢月光,月光它是清凉。夏天的太阳这么厉害,带来天干。怎么样干法,只要有月光一出来,它有露水,雨露滋长,草木就滋润了。不管它太阳怎么样晒、怎么样热,一到了晚上就清凉了。我们出家人修行办道也是一样的,发怒了要清凉、要寂静,身心要安静。老和尚讲的,月光滋润生长人类、万物,所以人们喜欢月光。白天太阳光明照耀,到了晚上就黑暗,但不管怎么样黑暗,只要有月光照到,就能得到光明。出家人也一样,在烦恼当中,只要一觉照,身心就得到安乐。不管夏天怎么样热,一到了晚上,月光就出现了,哦,这个非常寂静、非常清凉。我们修行用功亦复如是,把尘劳、烦恼静下来,得到智慧般若,使自己身心安乐。所以修行用功的人啊,我们打七啦,一到晚上,到十点、十一点、十二点,外面的响动寂静下来了,身心安静,这个时候最好用功。八月十五所以要拜月光啊,释迦老子开悟也是睹明星悟道的,过去的祖师也说面如满月。过去有宰相参善知识,参雪峰啊,还是参哪一位祖师,问:“如何是道?”祖师说:“月在清天水在田。”他就开悟啦。
但是,我们要知道,年怕中秋、月怕十五啊,过了中秋这一年就快完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我们要努力办道啊。中秋一过,好啦,你看今天这个天气,早上、晚上凉起来啦;一到中秋,我们就要带帽子、穿背心了,快不快啊?所以年怕中秋,月怕十五。这人呢,就是到了中年啊,人到中年万事休啊。我们中年人头晕脑胀,走路走不稳,没有力了,一天到晚感觉疲劳、辛苦,但是什么也没有做;年轻人呢,上天摘鸟、摘月都可以做得到,背得起,不觉得辛苦。你到了五十岁了,就慢慢不行了。实际上啊,过去的人,三十以上、四十以下,三十岁左右是身强力壮的时候,一到了四十岁就慢慢衰老了,身体就后退了。你们饮茶啊,吃水果啊。噢,你们过午不吃?好!吃个茶没问题,饮点开水没问题。人啊,到了四十岁就慢慢走下坡路了,到了五十岁就不行啦,万事皆休啊。人到中年,中年就是五十岁,一百岁已过了一半了。你有几个有一百岁呢?所以我们出家人要努力办道,要爱惜这个时间。
我在这里讲的,你们年轻,赶上这个最好的幸福时代,人家说这个是黄金时代,佛法也是在黄金时代。实际上呢,我们佛教的黄金时代是在唐宋之间,那个时候的丛林呢,一个丛林一千多人,要两个地方上殿、两个地方过堂,现在哪里有两个斋堂呢?两个地方过堂呢?一千多人,这里也出祖师,那里也出祖师。现在呢,哎呀,佛法经过了一个大灾难,现在这个平静、安静下来,允许信教自由,你们能够出家、能够受戒啦。这个是很难得的时代,我们应该爱惜啊。
原标题:佛源老和尚开示 | 中秋普茶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云门祖庭
...查看更多沉痛悼念佛源老和尚
王孺童
今年亦为大事之年,佛门亦多盛事蓄势待发,然不知为何,法门龙象、耆宿大德,纷纷舍报西归,使吾这一介弱体居士,不知是喜是忧,真可谓“悲欣交集”矣。
2009年2月23日20点46分,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虚云老和尚传法弟子、云门宗第十三代传人、云门山大觉禅寺退居方丈佛源老和尚,又安祥示寂,享年八十七岁,僧腊69载,戒腊63夏。
我与佛源老和尚之相见因缘,是于2003年12月20日至21日,我赴广州出席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广东省佛教协会、广州市佛教协会、荔湾区政协在沙面联合举办“西来初地·华林寺·禅宗文化”研讨会,其间还瞻仰了达摩祖师当年来华所携之佛舍利。研讨会结束后,我就专程参访了南华寺与云门寺。南华寺,我早年曾经去过,算是故地重游。而上次去到韶关,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再去云门寺,着实心中留有遗憾,此次算是了却旧愿吧。
记得初到云门,车子从山门进入,当时好象正在进行施工,到处是被车轮胎卷起的水泥灰尘。无意间,我目中余光好象看到一位穿着朴素之老僧,拄杖立于门侧,但等我想回身定睛细观时,车子已经呼啸而过了。
在云门寺现任方丈明向法师的陪同介绍下,我们一行参观了云门寺的主要殿堂,并在大殿礼了佛。进入休息室饮茶时,我主动向明向法师提出,想拜见一下佛源老和尚。明向法师当时向旁边执事询问了一两句后,略带抱歉的对我说,老和尚现在没在屋内,由于老和尚经常自己到处走走,不知现在哪里。正当我自感福德不足之时,忽然一位布衣老僧拄杖走了进来。明向法师马上起身相迎,并向我们介绍道:“这就是佛源老和尚。”
我这一见,心中略感一震,诧异道:“这不就是刚才在山门矗立的老和尚吗?”顿时从无缘,感到因缘十分殊胜。我们随即围拢上去,向老和尚请益。老和尚虽然当时已经年逾八旬,但神思敏捷,有问必答。当我们要离开时,老和尚在送给我们的书上题词签名。老和尚不是像常人那样,写一些一样的套话,而是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情况,现场拟句,为我们题词。老和尚为我题写的是:
小乃大之始,明为心之光。
返京之后,我写了一首诗,以记与老和尚这段因缘。
参云门寺巧遇佛源老和尚
(2003年12月22日)
云门初至不思奇,年迈孤僧拄杖移。
游览归堂围坐饮,方知老衲是职持。
不想时光荏苒,五年之后,在多位大德法师相继辞逝之后,又闻老和尚圆寂之噩耗,实是感慨万千。
悼佛源老和尚
(2009年2月24日)
拈花颜笑驻千年,多少迷徒坐入禅。
佛祖灵山宣秘法,源空不着作福田。
...查看更多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当。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