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巴大师

"

宗喀巴(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佛教理论家。在中国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北京等地区的喇嘛寺院里,都有宗喀巴塑像,有的是泥塑涂金,有的是以钢铸成。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青海湟中区人。

喀巴大师保佑什么_宗喀巴大师是谁的化身_宗喀巴大师五句心咒_喀巴大师简介

喀巴大师保佑什么_宗喀巴大师是谁的化身_宗喀巴大师五句心咒_喀巴大师简介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 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 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

宗喀巴大师像(图片来源:佛教)

2014年12月16日,藏历十月二十五日,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

宗喀巴大师(1357~1419年),法名罗桑札巴,意为 善慧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 宗喀巴 是后人对大师的尊称。

传说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转世,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暨藏历火鸡年十月二十五日诞生在 宗喀 ,故被称为宗喀巴。三岁时,法王噶玛巴游戏金刚由西藏至内地,见其器宇不凡,即授其近事戒,并赐号庆喜藏。七岁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于札什伦布萨迦寺修学莲华部法,尽得奥义。复入雪山苦行数年,又修学迦当派诸教义,并至各地游学。当时藏地固有之萨迦派已堕落为咒法邪教,宗喀巴遂发愿改革,提倡严守独身主义之戒律佛教,创立兜率教派,后称额尔德派(即 德行派 )。

宗喀巴提倡般若中观与秘密金刚乘的融合说,采用原始佛教的乞食方式、座具、服装、戒律,并戴黄帽,故其派系称黄帽派或黄衣派。其戒律、德行遍及西藏全土,势力亦逐渐传播,而成为后世达赖、班禅喇嘛之源流。宗喀巴曾于拉萨近郊创建甘丹寺,继令弟子于拉萨附近建色拉寺、哲蚌寺,分扬法化,尽夺红衣喇嘛说法之席。

藏历十月二十五日 宗喀巴大师圆寂纪念日

信徒视宗喀巴为阿弥陀佛或文殊菩萨化身而益加尊崇,一般亦普遍尊其为 第二佛陀 。


大师著作极多,共有二百多种,总编成《宗喀巴全书》流通于世,其中最重要者为《菩提道次第论》与《密宗道次第论》,二书皆有广略二本,其中《菩提道次第广论》已由法尊法师译为中文。

宗喀巴大师于明永乐十五年(1419年)暨藏历土猪年十月二十五日示寂(大师生卒年月尚有其他说法,这里取其流通说法),世寿六十三。

藏传佛教有燃灯节,就是为纪念宗喀巴大师而设。因为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宗喀巴大师圆寂日,而宗喀巴两大弟子嘉央却杰和仙钦却杰又分别于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第二世嘉木样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圆寂,所以有些地方如拉卜楞寺的燃灯节,虽同样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但却延续三天,表示对三位圣者的纪念。

...查看更多
藏历持众月初十,莲师荟供日,莲花生大士入藏,宗喀巴大师诞辰!
藏历持众月初十,莲师荟供日,莲花生大士入藏,宗喀巴大师诞辰!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2月9日,藏历十月初十,为莲师荟供日。请大家断除一切恶业,尽力行持荟供、放生、斋戒、观修出离、菩提心、空性慧等善法,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以大悲心功德回向众生,除障积福,远离战争、灾难、世界和平、众生安乐!

【莲师心咒】:嗡啊吽班杂格热班玛 色德吽

同时,今天也是莲师入藏弘法的日子。

按照其传记,莲师应藏王赤松德赞与寂护邀请,约于750年由印度启程前往西藏弘法,以神通打倒了当地原生的鬼神与苯教的巫师,创立了最早的藏地寺庙-桑耶寺。使藏民得以改宗正统佛教。并剃度巴·赛囊等七人出家。

藏历持众月初十,莲师荟供日,莲花生大士入藏,宗喀巴大师诞辰!

由于这七人是西藏历史上最早出家为喇嘛的人,史称预试七人。为了纪念西藏佛教的创立,与寂护、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他在西藏传教成功之后便继续云游四方,不知所终。


相传他居住在乌金刹土中。也曾经到不丹帕罗传教,建虎穴寺。其足迹遍及巴基斯坦至不丹一带。

除了莲师荟供日及入藏弘法日外,今天还是宗喀巴大师诞辰日。

宗喀巴 ,法名罗桑札巴,意为 “善慧”,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其弟子克主杰开班禅转世之先河,其弟子根敦朱巴即达赖转世之初尊,他是藏传佛教一代祖师,被藏族人认为是文殊的化身。

宗喀巴三岁时,从第四世大宝法王若比多杰受近事戒(居士戒),七岁入夏琼寺,正式拜顿珠仁钦为师,受“圣乐”、“喜金刚”、“大轮”、“顶位”等密宗灌顶,后受沙弥戒,法号罗桑札巴(意译善慧称)。16岁前往卫藏学法,学习《中观论》、《因明论》、《般若经》、《律经》。29岁时在雅隆的南杰拉康寺,从楚臣仁钦等受比丘戒,[4] 此后学习十五部大论,在立宗答辩时表现非凡。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深造。42岁时,得到佛护的《中论释》,认识到月称和清辩两家见解的异同,了悟到“缘起性空”,提倡“应成派中观见”。 44岁时,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蓝本完成重要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内容为显教的教法。49岁完成对于密教的著作《密宗道次第广论》。

1409年,宗喀巴在拉萨创建甘丹寺,担任首位法台。1416年,其弟子绛央却杰兴建哲蚌寺。1418年—1419年,其弟子绛钦却杰利用从明朝带回的大批赏赐物修建了色拉寺。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成为后来格鲁派六大丛林的中心寺院。

...查看更多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文图/二指禅掌门

来拉萨之前,除了布达拉宫,我对这里的宗教寺院体系一去所知。

住进拉萨的一个宾馆后,和老板聊天,于是知道了拉萨三大寺哲蚌寺、甘丹寺和色拉寺。

色拉寺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与我们住的宾馆不远,于是决定先去这里看看。

这里有资料上说的周围柳林处处,但满目苍凉依然是主体。寺院后面的大山,裸露着石头,根本没有青色可看。

据说,在在色拉寺修建以前,宗喀巴大师在色拉寺所在地东边山腰上的色拉曲顶小寺里讲经说法,著述立说。

山半腰确实可以看到一个建筑,不知道是不是宗喀巴大师当年的小寺庙。如果是,大师当时的生活应该是清苦的,处在那样的位置,取水应该都很困难。

幸亏有朋友引荐,我们跟着寺里的师父,在寺院转了一圈。该看的都看了,但很多地方,比如大殿,出于礼貌没有拍照。我总觉得,不管到哪里,看到不许拍照的牌子,就不要去拍,即使有朋友跟着,也可能出现尴尬。

师父说,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由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大慈法王释迦益西修建子。并代替宗喀巴在明朝时进京入朝,次年受封大国师,公元1434年,明宣宗封他为大慈法王(藏文绛钦曲结),从此被人尊称为绛钦曲结,他是最早在内地修建格鲁派寺院者,明朝与格鲁派建立关系也是从他开始的。

色拉寺创建后的47年间,有四个扎仓(甲扎仓、仲顶扎仓、堆巴扎仓、麦巴扎仓),每个扎仓各有一名讲闻导师,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于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

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寺院。

【摄于西藏拉萨。

色拉乌孜山麓这个寺院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建造,为拉萨三大寺之一

文图均为原创,请勿抄袭搬运!】


...查看更多
纪念宗喀巴大师 西藏信众迎来盛大的“燃灯佛事仪轨”
纪念宗喀巴大师 西藏信众迎来盛大的“燃灯佛事仪轨” 甘丹寺墙上展开的一幅16.5米宽的宗喀巴大师堆绣唐卡


佛教在线西藏讯2013年12月27日,是藏历的10月25日,西藏信众迎来了一年一度盛大的“燃灯佛事仪轨”,以此纪念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27日下午1时许,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寺“甘丹寺”的宗喀巴金塔殿南墙上,一幅16.5米宽的宗喀巴大师堆绣唐卡徐徐展开,供信教群众朝拜,标志着一年一度纪念这位藏传佛教先驱的日子正式到来。

甘丹寺僧人旦增介绍,公元1419年这天,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甘丹寺圆寂。后世为纪念宗喀巴大师,将这天定为“甘丹阿曲”,藏传佛教各大小寺院都会举行盛大的宗教佛事活动祈福。

纪念宗喀巴大师 西藏信众迎来盛大的“燃灯佛事仪轨”

按照佛教教义,“甘丹阿曲”当天,点灯是供往生者的,供有仍在世的活佛、上师像的佛堂不能点燃酥油灯。


西藏大学藏学研究所所长次旦扎西介绍,藏历10月25日这天,藏语称为“甘丹阿曲”,俗称“五供节”。他说,多年以来,在汉语中,人们习惯把“甘丹阿曲”这一宗教佛事活动称为“燃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一天,凡属格鲁派的寺庙和信教群众,都要在寺院内外的佛坛上、家中的窗台上,点燃酥油灯,昼夜不灭。

他说,汉语中将灯供仪式称为“燃灯”没错,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这是藏传佛教信众用来缅怀、纪念宗喀巴大师的传统宗教仪轨,称为“燃灯节”欠妥。

西藏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研究员边巴拉姆说:“将‘甘丹阿曲’汉语译作‘燃灯日’要贴切一些,希望人们不要把这一天说成是一个节日。”(文:黎华玲、张蕊)

...查看更多
结语

他经常给别人讲经说法,当时他已经能讲17部经典,包括大乘显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会发生混乱和遗漏。人们对此非常钦佩,认为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达到的,宗喀巴的声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