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松法师,俗名冯隆太,1938年出生于台南县中营村,本是农家子弟,在保守的环境里,养成诚实而不慕荣利的个性,是一位纯粹的乡土人物,1963年,法师25岁的时候在高雄大树乡昆明寺正式跟随上永下忠老和尚落发出家,从此决心苦修,先完成戒光佛学院之进修,接着于多处山林,石洞,纳骨塔等地闭关修行,禁足苦学,这样持续十几年,从不识几个大字,而至能深入经藏,智慧圆融。1973年在埔里建立祥林经舍。1998年在清境农场,兴建祥林兰若。2004年承接昆明寺。至今常随弟子已50几位,每年除了八个月全省佛寺精进佛七之外固定有几个月的时间做禁足精修。开松法师认定清净无染即是满足和富有,在这五浊恶世里,开松老法师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
作者:黎 荔
万法皆空,皆系缘份。步入寺院,满目各色各样的佛教造像,或菩萨低眉,或金刚怒目,或慈颜常笑,或庄严肃穆,佛光普照之中,心就突然静了下来,有了“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的禅境。
无需文字和语言的粉饰,这些佛教造像,只需静置一处,就会让观者心中盛开一朵莲花,享受欢乐,离苦得乐,这是一个与佛交流的修行过程,也是一个去除烦恼、欢喜自在的审美过程。佛既然已超越三界,具备五智,那么品读佛的气质与内在精神境界,会发现佛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超脱。超脱不是脱离,不是冷漠,佛陀最具慈无量心、悲无量心、舍无量心,永远宽恕众生。凝目于佛像唇角那一缕似有若无的恍惚微笑,不知今夕何夕,于是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也就是放下了人间扰攘。
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开始于东汉晚期。
佛教追寻的万物之本质,就是虚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而是包含了一切的虚空。要在深刻的冥想中观想这种极其玄妙的本质,必须依托一种实像来凝聚抽象的意识和感觉。佛教造像的本意就是如此。佛的眼中众生皆是佛,菩萨眼中皆是菩萨,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观者看世界,世界暗淡失败;进取者看世界,世界美丽光明。世界是光明还是暗淡,取决于心态与智慧。观佛之人,以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照见,以慈悲喜舍心看待世界、众生,自会发现,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的可爱,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机。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慈,万事皆庆。
观佛像,悦目,自在,心如莲花盛开,芳香四溢,散在无处。观,不是格物,是智慧,是艺术,观而不语,是无声处有声,无情处有情,是心与心的交流。观一朵花开,则心生万物,窥见佛性;观一尊佛像,则见像起信,灭罪启慧。让尘归尘,让土归土,让浮云归浮云,让一切沉淀。因缘流转中的发生都是内心的映照。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有所喜;求而不得,亦无忧。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
深宵细雨几声钟
扰攘人间劫火浓
宵来隐约星河动
寂寞天心露几重
梦绕峨嵋绝顶峰
解缚闲情谁是我
撩人花影一重重
独坐观佛意可通
...查看更多父亲给儿子的信:你要学会爱上女人
他父亲说,岁数不小了,该找女朋友了,但是找女朋友之前要知道这些。
他父亲说:男人不但要喜欢女人,而且还必须要爱上女人,重要的是,一生只能爱一个女人,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雄心壮志,因为你要养家,你要肩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是安于现状,而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他父亲说:男人最忠实的朋友,是你的女人,因为她会陪伴你一生,有爱,所以不离不弃。
男人最大的敌人,是权利与金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几千年前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父亲说:除了父母和你的老婆,谁也不值得你去付出太多,为父母付出,因为我们给了你上半辈子的爱,血浓于水;为老婆付出,因为她将会给你下半辈子的爱,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他父亲说:如果有一天你为了你的女人哭,不要觉得丢人,男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女人放第一位,而事业,只能放在第二或者第三。
他父亲说:如果你的敌人知道了你爱上了谁并且想加害于她,记得,拼命去保护她,不要怪罪你的女人,因为红颜非祸水,女人是柔弱的,历史给女人定了太多的无名罪,保护不了自己女人的男人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他父亲说:男人就要像一个男人,为自己的女人喝醉,可以,但是不要为追求金钱和权利去醉,否则醒来,你将一无所有。
当你穷的只剩下钱的时候,你也是两手空空。
他父亲说:男人,要做英雄,不能做奸雄,就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奸雄永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英雄则把自己最心爱的人放在第一位,即使十面埋伏,依然发出“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感叹,这个社会,只有英雄才能名垂青古。
他父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是对爱情最美好的诠释,即使你得到了整个江山,而美人也不一定是你的,你可以抢回你喜欢的人,可是你抢不回她的心。
他父亲说:你可以是一个暴发户,但是绝不可以做个贵族,金钱和事业可以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但是徒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却没有内在的修养,依然让别人鄙视,无论你以后多么富有,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要谦逊,礼貌,不卑不亢,虚心学习自己不会的,不懂得,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爬上巅峰。
他父亲说:在我百年弥留之际,我不要你保证有多富有,多有权利,但我要你保证,你至少有一个自己爱的女人,因为你心中有爱,才能经受的起任何打击,才能去爱别人,才能胸怀天下,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他父亲说:打女人的男人不是男人,有种你别和自己女人挑,找泰森去,女人是用来疼的,你可以把受女人的气撒到外面去,但绝不可以把从外面受的气撒到女人身上。
他父亲说:男人一个人在外闯荡,受了再大的委屈,也不要记仇,不能气,不要记,广阔的生命源于宽容,有容乃大,大即达,达方能兼济天下。
他父亲说:要学会相信誓言和承诺,只有相信才能有信仰的动力,尽管不能卜知未来,但真正爱你的人,一定会给你承诺,并为之奋斗。
他父亲说:我最鄙视不忠于感情的人,你一定不能有了新欢忘了旧爱,你的发妻将她最美好的年华伴你最贫穷的时期,前半辈子她陪伴你,后半辈子该你回报她了,你也应该离那些不忠贞的人远一点,因为他们连自己的老婆都不在乎,怎么会在乎你这个外人?
阿弥陀佛!摘自家和万事兴之夫妻和睦相处集下载:网址:http://shouningsi.fjsy.net/
若能真正相信因果,了知违犯因果的果报,那么做任何事之前,心里都会感到害怕,首先会想到:做这件事会背因果吗?所言所行就会十分谨慎。这也是一个人修行好的体现。在汉地,尤其是汉传佛教,也非常重视因果。
一个人在心里对因果有畏惧的时候,正是在进步的时候。
什么叫因果?什么叫戒?因果就是戒律。真正相信因果的人,不会违犯戒律。不论是大乘的戒律还是密乘的戒律,都能够谨慎地守持。一切戒律不离因果,正像声闻的戒律亦离不开因果,违犯戒律,必然有果报的显现;而因果,即是最好的戒律。若能真正了知因果的道理,戒律便自然从心中生起。所以说,戒就是因果,因果就是戒。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亲朋好发以及六道众生,愿生生世世为度化一切众生发无量菩提,已,精进修持佛法,永不退转,直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