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海法师

"

当代空海法师,本名郭永进,1955年9月出生于台湾嘉义县的农村。从小勤奋好学,国小时期即对生命的神秘与因果产生好奇。青少年时期看到世间种种苦难,萌生悲愍之心,发愿将来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广为济世救人。

空海法师讲道德经_空海法师动中禅_空海法师讲零极限_空海法师简介

空海法师讲道德经_空海法师动中禅_空海法师讲零极限_空海法师简介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答疑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答疑

空海法师答疑

1、什么是真正的消灾加持?
答:真正的消灾加持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祥和 、柔软、冲突减少。有三妙行的具体展现,很多的灾难会化于无形。

2、修行的动力不足是什么原因?
答:是因为苦吃的还不够,要深入去体悟世间的种种苦,修行的动力才会激发出来。

3、众生与佛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是什么?
答:相同处:心、佛、众生完全平等,佛所具有的智慧、神通,众生都有,只是没有挖掘出来,没有找到真实、完整的自己。
不同处:佛是觉悟者,众生还在迷惑中,只在一念之差。众生一念转变过来,与佛相同。

4、成佛的正确观念和错误观念是什么?
答:错误观念:像佛一样相貌堂堂,金光闪闪,三十二相、有八十种好,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答疑


正确观念:成佛就是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也就是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5、什么是成佛?
答:成佛是要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6、怎样理解[自净其意]?
答:净化自己的意根,也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清除错误的观念、知见,和贪、瞋、痴、烦恼,提升智慧,认清真理实相。

7、为什么要归零?
答:归零就是把过去错误的知见放下,超越原来的思想范围、思考模式、判断方式,从新认清佛法、真理。过去的我是、我能、我慢,统统归零,让自己重生、新生。让心变得很柔软,让贪瞋痴的心镜平整下来,能够如实看到真相。归零是让我们不带成见、不带偏见,没有贪瞋痴。归零是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看清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己。

8、为什么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答:因为我们常常被错误的观念所误导,但又不知道,背负着许多框框,把自己套住了。错误的观念都来自于自己的贪爱、抓取、无明,以至于颠倒梦想。

9、什么是明心?什么是见性?
答:明心,就是开发明觉,让动荡的心停下来,静下来,也就是醒过来。让心静下来,没有贪瞋痴,心如一面明亮的镜子。
见性,见到三法印;见到大自然的法性、真理、实相。

10、为什么说净土就在当下?
答:净土不在心外,不在他方世界,就在当下、现在。[心净佛土净],内心的净化,贪瞋痴的止息才是真正的净土。

11、我们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来自哪里?
答:来自于我们不了解三法印;不了解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被很多幻相所迷惑住。有抓取,不安、苦就产生了。

...查看更多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于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后的开示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于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后的开示

化解全人类的生存危机

※有鉴于此次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社会各界风起云涌的发动募捐,有学员问道:台湾各宗教团体都发起募款赈灾,而解脱道能为世间做些什么?…空海法师于日前在岛外弘法支持受邀单位捐助台湾救灾,且法师个人也发心捐款,并于2009.8.22.于北投龙云寺解脱道学苑对众学员开示:

这一次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距今已经过了十余天,很多人在指责政府的作风官僚、救灾不力、跟百姓有距离…,当然我不去否定这方面,但是重点都不是在这里,因为这些只是发生之后的一个处理不当的现象而已。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于莫拉克台风重创台湾后的开示

问题是,要深入探讨会发生这些灾难的原因,才是更重要的。就像有人反映说:哪一个团体、佛寺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动募款,而我们解脱道能够做些什么?…


宗教要带领众生爱护大自然、反璞归真

空海以往不常去参观一些道场,但是相当感叹于某些佛寺道场,以观光及收益为优先考量,做什么事情都标榜规模要很大,道场建筑得富丽堂皇,都在做宗教事业…,现在是不错可以发动一些人来募款,让外界感觉你是在做善事,但是这却带动佛教一些很不好的风气,竞相兴建富丽堂皇的道场,把整个山林水土破坏掉,把原本的树木砍伐掉、地表翻了过来…,看起来是像一个大规模道场的呈现,但事实上却对大自然产生非常严重的伤害,随之又去世界各国兴建道场,所建筑的道场就是比大、比规模,却不是真正在培育人才,争相建造越大尊的佛像,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香客,以观光为目的导向…。这些现象都为宗教界起了一个很不好的作用,把佛教带往信仰型的方向,一直在崇拜偶像,着重在富丽堂皇的外表,里面都欠缺真正的内涵,让整个佛教、进而也带动其他宗教团体,争相兴建大道场~比大,标榜比亚洲最大…。对大自然的破坏实在是非常大,这些现象让我都觉得已经变质了,心里面有很多的感触、感伤。

本来佛教、宗教是要带领众生爱护大自然、反璞归真,回归朴实、淳朴的风气,但是北传的佛教却一直带领着众生去兴建比皇帝住得都豪华、富丽堂皇的宫殿,然后在里面又塑造很多雕像、铜像而安置那些塑像、铜像,不是给人们来居住…,这些现象真的是让我痛在心里。因为我看到人类的一直颠倒,一直在破坏环境,当然这不只是台湾的问题而已,台湾宗教对偶像崇拜方面是特别严重,然而整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破坏,才是大问题。我个人在卅年前就已经看到人类这方面的大问题,而我所关怀的就是整个人类的大问题,有人质问说:解脱道在做什么?…解脱道是在关怀众生真正的问题、关怀全人类的问题,我们所做的是要从根本来解决。问题是,这种观念跟一般人所能够理解、所能够重视的,有很大的落差。

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大灾难

越是破坏大自然、道场富丽堂皇的,反而信徒聚集越多,众生常常都只是看外表。对于真正在强调心灵净化、爱护大自然的,却认为:这个不是啦!佛教不是这样讲啦!释迦牟尼佛不是这样啦!…所以到现在为止,佛教界也一样还是停留在原来的观念知见里面,由于台湾被传统佛教界薰息得很严重,于是解脱道在台湾的发展,相形之下就会比较缓慢。因此,我也只能够随缘,不然又能够怎么样?!众生没有经过很多的苦难、灾难的冲击,就是醒不过来,包括这一次的莫拉克台风,你看一直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整个台湾都是处于干旱,天候呈现两极化,然后这一次一下雨,就累积了二千多毫米。当我一看到八月八日~九日,气象报告说降雨二千多毫米,当时就觉得雨量累积一千五百毫米,就可能引起相当严重的水灾,如此二千多毫米,一定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水患…。

当然,此次灾害重创台湾的原因,跟之前森林的砍伐、治水的不力…也都有关系~会助长,但是更根本的是大自然都一直在警告人类,为什么降雨量会两极化?是因为人类对整个环境、大自然的破坏,那是全球的「温室效应」所致,不单单只是台湾的问题,台湾现在当然是受灾害,然后治标方面又不力,是有关系,但这整个现象是属于世界性的警告。我在九年前就一直呼吁人类要爱护大自然,唯有从这里着手才有办法化解人类的大灾难。解脱道在做什么?就是要化解人类的大灾难,如果没有从根本去认识人跟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很难!这几年来,不管我到哪里讲经说法,或是从什么角度切入,都会讲到人类要爱护大自然,人类跟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因为这方面不属于宗教的范围,也赚不了什么钱,因此解脱道的推动发展,一直都是处在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而空海所强调的这些观念,很多人是无法理解,也不像一般宗教信徒凝聚那样很快。这就是因为人类的觉知,看事情没办法看得很深,都只是看眼前的短暂利益。

正确了解人类跟大自然的密切关系

当我们看得很远,唤醒人类要重视这些问题,能够起共鸣的总是比较少。虽然我们解脱道现在是惨澹经营,然而该讲的还是要讲,因为人类的水平会逐渐提升,进而慢慢去体会到。另外,当人类遭受到更多的大灾难之后,就越能体会到空海于几年前就苦口婆心的在呼吁,只要是有缘的人就可以了解,慢慢的就会有所改变。所以,我关心的不只是台湾的问题,马英九总统是要关心台湾百姓的问题,而我空海所要关心的是整个地球的大问题,还不只是中国的这一个区块而已,我所关心的是整个地球,但是真正能够了解我内心世界所在关心、所在重视的是什么的,不多!因此,对我个人而言,我不会想经营宗教事业,也无心于任何名利,我所关心的是人类心灵的净化、智慧的提升。唯有心灵的净化、智慧的提升,才有办法正确去了解人跟大自然的密切关系,才有可能去改变人类以前对大自然错误的对待方式,但是在这过程之中,人类必须经历过很多的阵痛,很多的付出,很多的惨痛代价,才会体会到空海所讲的苦口婆心。因为人类很多是处在不知不觉,或是处在既得利益的情况之下,你要他改变,是不太容易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逐渐的去了解到我们解脱道在做的是什么,真的是在化解全人类的生存危机,我做事情通常是在治本,而不是治标,但是通常这个本、根本的核心,一般人看不到、体会不到,能够体会到、看得到的,还是占比较少数。在此,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够不断的成长上来,把心胸、度量、视野打开,藉由我们自己的成长,从新认识自己跟大自然的密切关系,一方面也能够正确了解空海在做些什么,不然都还会有很多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世间法」里面绕,要理会这些真是太累人,这样就眼看着人类都一直的朝向大灾难了。在此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空海在做些什么,我所做的一切,绝对不是为我个人,是超越于我个人名利之上,我也没必要去塑造大师偶像的形象,让外人来崇拜、来朝拜,或是建立大道场来吸引更多的信徒、累积更多的钱财…,这些我统统都不需要。我只是以一颗很单纯的心,关心全人类的心灵净化,心灵水平的提升、智慧的开启,从这里根本去着手,才能够化解人类生存的危机,才能够协助人类化危机为转机。

地球温室效应~冰川的溶化

最近有一则讯息报导,喜玛拉雅山的青藏高原冰川即将在2035年全部溶化,而此冰川号称亚洲最重要的水塔…。一般人会认为这一则新闻好像没什么,2035年距离我们现在还很远啊!青藏高原冰川溶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或是有些人看了之后,顶多视为一项知识、知见,看了就过去了。但是,我关心的是整个人类,如果现在不做,等到十年后就来不及了。我所关心的也都不是小事情,是整个人类的生存,人类的子孙还能不能活着的问题,包括有些学员上山来,觉得好像没什么事情可以做…,然而,真正了解空海在做什么的还不多,如果真正了解空海真正在做什么的人,有因缘的,你一定会上山来寺里投注全力支持,没因缘上山来的,也会以其他各种方式来支持。当大家能够明了我是在为全人类的子子孙孙而做,就不会存有负面的想法、思维。希望大家的视野真的要打开,要看得远、看得广,才会知道空海在做什么。

最近网路上很热络在报导、探讨2012年,人类会进入到一个大混乱、大灾难,也是人类能否升华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同时我也听闻到某位前国防部长所做的一些分析,他说他是乐观主义者,认为灾难是会有,但是人类也会来到一个转机。这转机的契机点最重要的是来自于人类的心灵一定要提升,如果还是一直停留在迷信、信仰的层面,人类会朝向集体的毁灭,届时纵使任何的宗教事业都没用,就像以前马雅文化整个的毁灭,还有留下什么大师、大山头?!很多方面我真的不想讲出危言耸听的话,因为我是讲实话、讲实相,有些我也只能够点到为止的讲。不希望讲出一些危言耸听的话,唯恐天下不乱,标榜我这个教派才有解决的妙方,鼓动你们要赶快来…,那是唯恐天下不乱而从中牟利,就像是发灾难财,这种心态是相当不好的。

从根本核心去解决人类生存危机

我看到人类未来的大问题,具体提出怎么样去改革、怎么样去改善。包括说解脱道大家到现在,对于空海内心世界所关心、所重视的那个根本核心,空海所关怀的大问题,能够真正了解的人,真的不多!所以,希望大家可以真正成长上来,一方面当自己的心灵水平提升上来之后,看法、深度、广度会不一样,就比较能够体会到空海在做些什么,这些都是攸关人类的大问题。如果大家对空海还有所抱怨、不满,把那些统统放下,有学员或许会抱怨空海怎么还会训我们、开我们刀,我很不高兴、我很不喜欢,人家什么大师、什么道场都好慈悲喔…,真的有时候我会讲逆耳忠言,因为我不希望催眠大家,不希望催眠众生,反过来都是希望众生醒过来,醒过来就是要能够听得进逆耳的忠言。所以,希望大家要能够体会到空海常常是苦口婆心的协助众生醒过来,因为这里面都是逆耳的忠言,但是众生总是不喜欢。

还有一段孤单寂寞的路途要走

其实我也可以放着随众生去,何必这样吃力不讨好、顾人怨?!…大家有因缘可以看看安东尼戴美乐的相关着作,他也算是空海的知音,着有「慧眼禅心」、「胡扯顿悟」,大家看了之后就比较能够了解;另外还有「与神对话」系列书籍,也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多看看,「与神对话」内容事实上很深,这么样有智慧的告诉人类问题在哪里,又是这么样的慈悲鼓励大家、包容众生。你们要真正看得懂「与神对话」,才会真正了解空海。当然,透过大家不断的成长,慢慢的也会渐渐了解。不过,不是说因为我空海没有知音,很孤单寂寞痛苦,希望大家来了解我…,不是这样!而是你们的心灵要大大的提升上来,才能够看到空海的足迹,我在做什么,我在走什么,我在关心什么,大家才能够逐渐的看得到。所以,不要以一般世间思维的那一种角度来衡量我,我只能够跟大家点到为止的说,我所关心的是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是全人类子子孙孙的大问题,我不讲危言耸听的话,因为我看到人类的问题,于是提出具体可以解决的方法。

超越个人名利 协助全人类永续生存

当然,我们解脱道还有一段孤单寂寞的路途要走,但是现在不走这一段孤单寂寞的路、现在不做,人类将来的灾害会更大。现在有去做了,慢慢的总是会有人因为遇到一些重大灾难,然后他会想到、进而珍惜。所以,要把化解人类灾难及生存危机的这些方法,现在就要陆陆续续的流传出去,就算有一些佛教界、大道场他们加以排斥~不喜欢,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看到,空海早就在门外一直在敲醒你们…。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不要把我空海当作是一般的宗教师,我没有任何的私心,只有帮助人类、帮助大家、帮助众生,这正是解脱道所在做的。

(内容由学员文字汇整)

...查看更多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中庸》之道(一)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中庸》之道(一)

STE-013-9月29日上午

《中庸》之道讲座

(主持):欢迎各位来到有吉林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文庙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迄今为止,我们国学大讲堂从05年举办至今已经有三百多期了,今天是第三百四十七期。那么本次呢,我们非常荣幸的讲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讲教师郭永进教授,来自台湾。

(主持):那么他呢,我们很荣幸呢,在长春文庙几年来的祭孔大典中,请到了,邀请到了我们的郭教授。那么在三年来,每一次祭孔大典之后,郭教授都会在咱们的“国学”大讲堂,为春城市民讲授儒、释、道三家的这个精髓和精典,使我们长春市民很有幸的,在这个老师的讲解下、分享下深深地受益。

(主持):那么今天呢……今年已经是我们的郭教授,第三次参加国学大讲堂的一个祭孔大典,长春文庙的祭孔大典。第三次莅临我们国学大讲堂,为大家来分享他的这个……属于什么呢……,应该是大师之言,智者之道。

(主持):那么,今天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郭教授。都说啊“提高明户话《中庸》,”今天我们的台湾著名郭永进教授,带来的就是《四书》《五经》中的“中庸之道”!

好。各位贵宾、各位前辈、各位亲爱的同胞们:

大家好!大家好!

如同刚才我们司仪介绍的,这是第三次,第三年来这里跟大家做互动。“国学大讲堂”是从零五年开始,但是最初是在户外。(声音可以调清晰一点。现在低音太重,低音太重。调清晰一点。因为,现在这样回音,清晰。现在你们可以先把窗帘拉开,窗帘可以先拉开。声音......对......调再稍微清晰一点,声音调清晰……)OK。好。

“国学大讲堂”是从零五年开始,但是最初是在户外的。那这一栋呢,这一栋正式起用是零八年。就是孔子诞辰的时候开始启用。那时候有幸空海被邀请来,就是这一间开始启用。然后来这边跟大家做一些讲座。(声音又混浊了,声音清晰不要混浊。因为混浊的话,现在就不会听清楚,如果用一支,好。)

那这几年来有因缘就是过来这边,来跟大家做国学上面的分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中庸》是属于儒家里面非常重要的经典。所谓的《四书》《五经》。儒家最具代表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还有《大学》、《中庸》。《四书》里面《中庸》是排在最后面。并不是,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并不是说它不重要排在后面。而是说因为它是很深很深的,就像我们在一般社会读学校的……读书的时候,我们是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样一路上来。

那在儒家的教育体系里面,《论语》、《孟子》、《弟子规》,那是教育幼稚园跟国小时候的,这时候学龄的学生。《弟子规》是幼稚园跟国小阶段的,协助小孩子怎么样去应对接物。那《论语》呢,是开始教导让众生,逐渐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来学会为人处世,学会为人处世。所以,《论语》就像在初中跟高中,国中跟高中的阶段。那《孟子》呢,是……又是。因为,孟子他是比较属于在应对接物上面。所以孟子就像高中的阶段,高中的阶段所要学习的。

那《大学》呢,大学这一本书是,就像人生在成长的过程,来到大学的阶段,所要研习的内容。我讲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品质的成长。并不是光只是局限在社会的教育。因为一般社会的教育,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就算你读到大学、研究所、硕士。你也未必能够学到真正儒家里面的《大学》。那儒家的《大学》,真的是协助大家成就大人之学。这是前年我们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过。

那儒家里面的《中庸》呢,是更深的,比大学还更不容易理解的。大学比较精简。而且讲的还比较容易理解一点。那《中庸》它是更深,不容易理解。儒家里面有提到说“内胜外亡”,我们怎么样充实自己,怎么样让自己开启智慧,怎么样让自己成就高等的心灵品质。这是在《中庸》里面特别强调的。那大学呢,是已经要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是已经有逐渐要向外,来为百姓服务。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个“亲民”——“新民”哦,“新民”,那个都是在为百姓服务的。所以,要知道中庸是属于偏重在内。自我充实,不断开启我们智慧的阶段。好。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被世人所尊敬尊重的至圣先师,那他的智慧从哪里来,孔子的智慧从哪里来,孔子的老师是谁?我们要好好去探讨。孔子也会跟这些古圣先贤学习啊!也会跟古圣先贤学习。但他除了跟古圣先贤学习之外,他还有很大很重要的,他学习的阶段。那古圣先贤又跟……,他们的高等智慧又是跟谁学习?我们要好好去了解。要好好去探讨。你如果正确深入去体悟、去了解的话,你可以发现他们所看齐学习的,到后来都是跟天地父母学习。

好,请各位看你手上的讲义。因为,《中庸》是蛮深的。请各位看你手上的讲义,第三十章,第二页,第二页的三十章这里,二十六章跟三十章这两章都是在告诉我们,孔子他就是“法天择地”,“法天择地”。所以他开启的他高等的智慧。

第三十章这里讲的就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就是他向古圣先贤看齐学习。那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又来自哪里呢?同样的,很重要的就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孔子也是一样,“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个就是以天地大自然为师,这个很重要。所以孔子他体会的“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你们看看哦。有时间的话你们再深入去探讨。因为我们今天等一下会透过一些幻灯片,来让大家更清楚地去看。这些古圣先贤,他们是怎么样去看这个大自然的大地风云经、无字天书。

因为这是真正最伟大的大师!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中庸》之道(一)

真正最伟大的大师。包括大学里面,大学讲到最后,你要平天下之前,你要先齐家。要治国,然后齐家。再修身。逐渐地一直地往下。去探讨,探讨那个根源。而最初的根源是在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但是,那“格物”,要“格”什么“物”啊?你的“知”,要完全的“知”,那你要完全的“知”,是什么?你要知道什么?不是说我在图书馆《大藏经》里面或是在遍览各种经典,各种经论,我就能够透彻了解。那些都是仅供参考,那些是助缘。你真正地“知”,一定来自于“格物”。“格物”,就是你要透彻的去了解,去探讨、去探究。去用科学的研究精神,去了解真正的真理实相。那真理实相在哪里?不是在书本上。书上是地图,是协助我们去了解真理实相的,指月的一个工具。是一个方便工具。所以到最后,一要来到,要来到真的了解整个大自然的实相。(现在声音又没出来啊,又……现在这样还可以,这样还可以。)所以所有的那些大智慧者。记得所有的大智慧者,他们到最后一定都是来看这个真正的真理实相。也就是所谓的大地风云经。这里,这里所讲的天地父母,讲的就是整个法界、宇宙、大自然。

好,我们现在从第一章前面来开始来看。前面我跟大家稍微简短介绍一下,等一下我们后面透过幻灯片来跟大家分享。好。“大学”你看哦,第一章就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句话很深。但是,不容易了解。这一句话很深。但是不容易了解。

好,我们现在再来看第二段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中道。就是我们要来到不偏不倚。像现在的声量又太小,输出的声量又太小,声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过与不及都不好。“中庸”讲的就是中道。那中道就是不要那些过与不及,不要那些偏激。

好。但问题是什么是中道?中道,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一套界定标准啊。你有你的中道,他有他的中道。就如同很多人都有他一套的所谓对真理、对正义、对是非的认知。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呢?你的真理跟他的真理为什么会冲突呢?到最后,一定要来到以大自然为标准。所以这里所讲的中道,不是孔子他个人所界定的中道。好(但是变成要拿着)。

好OK。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庸之道,中道,不是孔子所发明啊,不是孔子他个人的思想,他个人的创作,而是他体会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天地的精神就是这样。所以一开始讲的“天命之谓性”,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整个,真正的真理实相、生命实相的话,你没办法来到真的做出中……来到中庸之道。不容易做到。因为这是要,因为这是要具有非常高的智慧,你才有办法来到中庸之道。一般人都是两边……两端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两极化在跑。那你要来到真的实现中庸之道,你一定是有开智慧、一定是有看到真理实相,有了解生命实相、有了解大自然的运转法则,你才有办法真的实现中庸之道。

所以那你要了解生命实相,《中庸》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实相是怎么样呢,“天命之谓性”,什么叫做“性”?“天命之谓性”,什么叫做我们的本心本性啊?这里的“性”讲的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来自哪里?“天命”。“天命”不是那个宿命的天命啊。天命讲的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切,老天爷给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老天爷给我们的。记得哦,虽然你是父母亲生下你,养育你,但是我们的父母亲来自哪里?你说我们前面的祖先啊。那我们的祖先又来自哪里?全部所有的众生都是来自于法界大自然。

儒家把他称为“天”,或是称为“道”。老子把他称为“道”。都是从这些宇宙的总源头来化育一切万物。我们的生命,包括我们的身心灵,全部都是由老天爷所给我们的。所以这里讲的天命,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切,给我们的生命。这个原本原汁原味最纯真的,这个我们把他称为“性”。“率性之谓道”。

如果我们做人做事,我们遵循着老天爷给我们的本心本性,本来的特征德行去做的话,这个叫做得道之人。这个叫做走在道上的人。也就是他是真正与道合一。这个“道”讲的又是宇宙大自然哦。讲的就是整个宇宙大自然。所以“率性之谓道”,这个“率性”不是那个任性的那个“率性”啊。不是啊。这里所讲的“率性”,就是我们所做所为遵循着、依循着,法界大自然、天地给我们的本心本性的特征特质去做。能够这样去做的人,那这是所谓的得道之人。这是与道合一的人。“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协助……如果我们还不了解我们的本心本性是什么,那我们再学再修……要努力的修,然后要来到,体会到与道合一的过程。这个就是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

那如果我们去协助众生,来协助众生了解道是什么,协助众生明了真理实相是什么,了解……清楚了解我们的本心本性的特征特质是什么,那这个是属于一种教育教化。所以这里就是所谓的“修道之谓教”。但,再来。重点后面这一句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再……还有,有一句话,请大家看到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这一节。“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明明不是要修道吗?那为什么说不可以为道?为什么人为道,然后道就远离人?这个很深,很深。不容易真正体会到。你可以从文字上面稍微理解,但是不容易真正的体悟到。而且不容易真正做到。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一段它的意思,我是直接讲它的真正的深意哦。我不是依文解字在解释,解析。这里讲的就是中国有一句话叫做:“骑驴找驴”啊。骑驴找驴。啊?有没有这一句话?骑驴找驴。那很多人想说,我不会那么笨啦,我很聪明啦,我不可能这样啦,我怎么还会骑着驴然后去找驴呢。不可能这样。但是呀,我要跟各位勉励的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你在修,不管你是进……不管你有没有进入什么宗教,或是儒家,也是一样在修道,然后儒、释、道一样都在修嘛。但我可以跟大家提醒一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是在“骑驴找驴”而不知道。我讲这一句话,你们会不会没有信心?因为我讲的是实话,是实相。你要了……真正了解这两句,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偏偏一般在修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骑驴找驴”。因为,如果你没有正确清楚了解道是什么的话,你所修的“道”是你所想的“道”。不是真正的“宇宙的大道”。那“宇宙的大道”不是修出来。而是要你去明了去悟出来。为什么不是修出来?因为宇宙的大道它是本来就存在。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如果你对道不了解的话,你以为道是在他方、道是在未来、道是在来生来世。所以你很认真努力的在修。偏偏是你越修,你的观念知见错误的话。你越修你就离道越远。这个是很重要的关键哦。如果大家能够正确体会了解的话,这个可以缩短你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真的,一般人就常常是在“骑驴找驴”。我们本来就在道之中。但是,因为没有正确了解认识道是什么,结果就在那里修啊修道啊,一直在修啊。我要修出道我要成道。结果常常越修不是越苦闷,不然就是修得到后来很怪,很怪异。或是越修我慢越大,越狂傲。不是这样。

所以,你看《中庸》一开始就跟我们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句话要好好去体会。如果你用几十年,躲在深山里面修。不如你今天用两个小时,来听空海跟你——大家理解解析分析。你如果正确了解的话,那后面就好办。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就是认为“道”是在他方。我要努力的修,我现在,“道”没有在我身上,现在我还离“道”很远。就因为你认为离道很远,所以那个“道”就被你推开。孔子就很坦白地讲,“道”这是没办法跟我们分开,你也不可能跟“道”分开。每个人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你永远都浸泡在道里面。我讲的是实相。我讲的是实相。

所以真正所谓的“成道”、“得道”,不是说修出然后自己认为的成道。然后跟这个宇宙大自然却是不相干,跟众生生命不相干。不是那回事。那是自认为的,很多那都是走偏。然后越修越狂傲而不知道。真正的“道”,那是跟每个人随时都是在一起。而且“道”也在我们的心中,贯穿我们的一切。你所看到的一切一切都是道的显象、化身。现在的科学界……天文物理方面,他们现在把这个区分,分为什么叫做“显象”跟“未显象”。未显象的就把他称为能源。就是《心经》里面所讲的“空”。然后“显象”的这一部分呢,科学家把他称为“显象”的这一部分就是,物质现象界的一切。...查看更多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大学》感恩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大学》感恩

STE-013-9月29日上午

《中庸》之道讲座

(主持):欢迎各位来到有吉林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文庙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迄今为止,我们国学大讲堂从05年举办至今已经有三百多期了,今天是第三百四十七期。那么本次呢,我们非常荣幸的讲到了,我们今天的主讲教师郭永进教授,来自台湾。

(主持):那么他呢,我们很荣幸呢,在长春文庙几年来的祭孔大典中,请到了,邀请到了我们的郭教授。那么在三年来,每一次祭孔大典之后,郭教授都会在咱们的“国学”大讲堂,为春城市民讲授儒、释、道三家的这个精髓和精典,使我们长春市民很有幸的,在这个老师的讲解下、分享下深深地受益。

(主持):那么今天呢……今年已经是我们的郭教授,第三次参加国学大讲堂的一个祭孔大典,长春文庙的祭孔大典。第三次莅临我们国学大讲堂,为大家来分享他的这个……属于什么呢……,应该是大师之言,智者之道。

(主持):那么,今天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郭教授。都说啊“提高明户话《中庸》,”今天我们的台湾著名郭永进教授,带来的就是《四书》《五经》中的“中庸之道”!

好。各位贵宾、各位前辈、各位亲爱的同胞们:

大家好!大家好!

如同刚才我们司仪介绍的,这是第三次,第三年来这里跟大家做互动。“国学大讲堂”是从零五年开始,但是最初是在户外。(声音可以调清晰一点。现在低音太重,低音太重。调清晰一点。因为,现在这样回音,清晰。现在你们可以先把窗帘拉开,窗帘可以先拉开。声音......对......调再稍微清晰一点,声音调清晰……)OK。好。

“国学大讲堂”是从零五年开始,但是最初是在户外的。那这一栋呢,这一栋正式起用是零八年。就是孔子诞辰的时候开始启用。那时候有幸空海被邀请来,就是这一间开始启用。然后来这边跟大家做一些讲座。(声音又混浊了,声音清晰不要混浊。因为混浊的话,现在就不会听清楚,如果用一支,好。)

那这几年来有因缘就是过来这边,来跟大家做国学上面的分享。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中庸》是属于儒家里面非常重要的经典。所谓的《四书》《五经》。儒家最具代表的《四书》,就是《论语》、《孟子》还有《大学》、《中庸》。《四书》里面《中庸》是排在最后面。并不是,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并不是说它不重要排在后面。而是说因为它是很深很深的,就像我们在一般社会读学校的……读书的时候,我们是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样一路上来。

那在儒家的教育体系里面,《论语》、《孟子》、《弟子规》,那是教育幼稚园跟国小时候的,这时候学龄的学生。《弟子规》是幼稚园跟国小阶段的,协助小孩子怎么样去应对接物。那《论语》呢,是开始教导让众生,逐渐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来学会为人处世,学会为人处世。所以,《论语》就像在初中跟高中,国中跟高中的阶段。那《孟子》呢,是……又是。因为,孟子他是比较属于在应对接物上面。所以孟子就像高中的阶段,高中的阶段所要学习的。

那《大学》呢,大学这一本书是,就像人生在成长的过程,来到大学的阶段,所要研习的内容。我讲的是一个人的心灵品质的成长。并不是光只是局限在社会的教育。因为一般社会的教育,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教育,就算你读到大学、研究所、硕士。你也未必能够学到真正儒家里面的《大学》。那儒家的《大学》,真的是协助大家成就大人之学。这是前年我们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过。

那儒家里面的《中庸》呢,是更深的,比大学还更不容易理解的。大学比较精简。而且讲的还比较容易理解一点。那《中庸》它是更深,不容易理解。儒家里面有提到说“内胜外亡”,我们怎么样充实自己,怎么样让自己开启智慧,怎么样让自己成就高等的心灵品质。这是在《中庸》里面特别强调的。那大学呢,是已经要来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是已经有逐渐要向外,来为百姓服务。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个“亲民”——“新民”哦,“新民”,那个都是在为百姓服务的。所以,要知道中庸是属于偏重在内。自我充实,不断开启我们智慧的阶段。好。

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被世人所尊敬尊重的至圣先师,那他的智慧从哪里来,孔子的智慧从哪里来,孔子的老师是谁?我们要好好去探讨。孔子也会跟这些古圣先贤学习啊!也会跟古圣先贤学习。但他除了跟古圣先贤学习之外,他还有很大很重要的,他学习的阶段。那古圣先贤又跟……,他们的高等智慧又是跟谁学习?我们要好好去了解。要好好去探讨。你如果正确深入去体悟、去了解的话,你可以发现他们所看齐学习的,到后来都是跟天地父母学习。

好,请各位看你手上的讲义。因为,《中庸》是蛮深的。请各位看你手上的讲义,第三十章,第二页,第二页的三十章这里,二十六章跟三十章这两章都是在告诉我们,孔子他就是“法天择地”,“法天择地”。所以他开启的他高等的智慧。

第三十章这里讲的就是“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就是他向古圣先贤看齐学习。那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又来自哪里呢?同样的,很重要的就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孔子也是一样,“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这个就是以天地大自然为师,这个很重要。所以孔子他体会的“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你们看看哦。有时间的话你们再深入去探讨。因为我们今天等一下会透过一些幻灯片,来让大家更清楚地去看。这些古圣先贤,他们是怎么样去看这个大自然的大地风云经、无字天书。

因为这是真正最伟大的大师!真正最伟大的大师。包括大学里面,大学讲到最后,你要平天下之前,你要先齐家。要治国,然后齐家。再修身。逐渐地一直地往下。去探讨,探讨那个根源。而最初的根源是在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但是,那“格物”,要“格”什么“物”啊?你的“知”,要完全的“知”,那你要完全的“知”,是什么?你要知道什么?不是说我在图书馆《大藏经》里面或是在遍览各种经典,各种经论,我就能够透彻了解。那些都是仅供参考,那些是助缘。你真正地“知”,一定来自于“格物”。“格物”,就是你要透彻的去了解,去探讨、去探究。去用科学的研究精神,去了解真正的真理实相。那真理实相在哪里?不是在书本上。书上是地图,是协助我们去了解真理实相的,指月的一个工具。是一个方便工具。所以到最后,一要来到,要来到真的了解整个大自然的实相。(现在声音又没出来啊,又……现在这样还可以,这样还可以。)所以所有的那些大智慧者。记得所有的大智慧者,他们到最后一定都是来看这个真正的真理实相。也就是所谓的大地风云经。这里,这里所讲的天地父母,讲的就是整个法界、宇宙、大自然。

好,我们现在从第一章前面来开始来看。前面我跟大家稍微简短介绍一下,等一下我们后面透过幻灯片来跟大家分享。好。“大学”你看哦,第一章就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句话很深。但是,不容易了解。这一句话很深。但是不容易了解。

好,我们现在再来看第二段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讲的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中道。就是我们要来到不偏不倚。像现在的声量又太小,输出的声量又太小,声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过与不及都不好。“中庸”讲的就是中道。那中道就是不要那些过与不及,不要那些偏激。

好。但问题是什么是中道?中道,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一套界定标准啊。你有你的中道,他有他的中道。就如同很多人都有他一套的所谓对真理、对正义、对是非的认知。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呢?你的真理跟他的真理为什么会冲突呢?到最后,一定要来到以大自然为标准。所以这里所讲的中道,不是孔子他个人所界定的中道。好(但是变成要拿着)。

好OK。所以我们要了解中庸之道,中道,不是孔子所发明啊,不是孔子他个人的思想,他个人的创作,而是他体会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天地的精神就是这样。所以一开始讲的“天命之谓性”,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整个,真正的真理实相、生命实相的话,你没办法来到真的做出中……来到中庸之道。不容易做到。因为这是要,因为这是要具有非常高的智慧,你才有办法来到中庸之道。一般人都是两边……两端跑来跑去,跑来跑去。两极化在跑。那你要来到真的实现中庸之道,你一定是有开智慧、一定是有看到真理实相,有了解生命实相、有了解大自然的运转法则,你才有办法真的实现中庸之道。

所以那你要了解生命实相,《中庸》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实相是怎么样呢,“天命之谓性”,什么叫做“性”?“天命之谓性”,什么叫做我们的本心本性啊?这里的“性”讲的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来自哪里?“天命”。“天命”不是那个宿命的天命啊。天命讲的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切,老天爷给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老天爷给我们的。记得哦,虽然你是父母亲生下你,养育你,但是我们的父母亲来自哪里?你说我们前面的祖先啊。那我们的祖先又来自哪里?全部所有的众生都是来自于法界大自然。

儒家把他称为“天”,或是称为“道”。老子把他称为“道”。都是从这些宇宙的总源头来化育一切万物。我们的生命,包括我们的身心灵,全部都是由老天爷所给我们的。

空海(惟传)法师:空海法师讲授:《大学》感恩

所以这里讲的天命,就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切,给我们的生命。这个原本原汁原味最纯真的,这个我们把他称为“性”。“率性之谓道”。

如果我们做人做事,我们遵循着老天爷给我们的本心本性,本来的特征德行去做的话,这个叫做得道之人。这个叫做走在道上的人。也就是他是真正与道合一。这个“道”讲的又是宇宙大自然哦。讲的就是整个宇宙大自然。所以“率性之谓道”,这个“率性”不是那个任性的那个“率性”啊。不是啊。这里所讲的“率性”,就是我们所做所为遵循着、依循着,法界大自然、天地给我们的本心本性的特征特质去做。能够这样去做的人,那这是所谓的得道之人。这是与道合一的人。“修道之谓教”,如果我们协助……如果我们还不了解我们的本心本性是什么,那我们再学再修……要努力的修,然后要来到,体会到与道合一的过程。这个就是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

那如果我们去协助众生,来协助众生了解道是什么,协助众生明了真理实相是什么,了解……清楚了解我们的本心本性的特征特质是什么,那这个是属于一种教育教化。所以这里就是所谓的“修道之谓教”。但,再来。重点后面这一句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再……还有,有一句话,请大家看到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这一节。“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明明不是要修道吗?那为什么说不可以为道?为什么人为道,然后道就远离人?这个很深,很深。不容易真正体会到。你可以从文字上面稍微理解,但是不容易真正的体悟到。而且不容易真正做到。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这一段它的意思,我是直接讲它的真正的深意哦。我不是依文解字在解释,解析。这里讲的就是中国有一句话叫做:“骑驴找驴”啊。骑驴找驴。啊?有没有这一句话?骑驴找驴。那很多人想说,我不会那么笨啦,我很聪明啦,我不可能这样啦,我怎么还会骑着驴然后去找驴呢。不可能这样。但是呀,我要跟各位勉励的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你在修,不管你是进……不管你有没有进入什么宗教,或是儒家,也是一样在修道,然后儒、释、道一样都在修嘛。但我可以跟大家提醒一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是在“骑驴找驴”而不知道。我讲这一句话,你们会不会没有信心?因为我讲的是实话,是实相。你要了……真正了解这两句,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偏偏一般在修行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骑驴找驴”。因为,如果你没有正确清楚了解道是什么的话,你所修的“道”是你所想的“道”。不是真正的“宇宙的大道”。那“宇宙的大道”不是修出来。而是要你去明了去悟出来。为什么不是修出来?因为宇宙的大道它是本来就存在。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所以如果你对道不了解的话,你以为道是在他方、道是在未来、道是在来生来世。所以你很认真努力的在修。偏偏是你越修,你的观念知见错误的话。你越修你就离道越远。这个是很重要的关键哦。如果大家能够正确体会了解的话,这个可以缩短你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因为,真的,一般人就常常是在“骑驴找驴”。我们本来就在道之中。但是,因为没有正确了解认识道是什么,结果就在那里修啊修道啊,一直在修啊。我要修出道我要成道。结果常常越修不是越苦闷,不然就是修得到后来很怪,很怪异。或是越修我慢越大,越狂傲。不是这样。

所以,你看《中庸》一开始就跟我们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一句话要好好去体会。如果你用几十年,躲在深山里面修。不如你今天用两个小时,来听空海跟你——大家理解解析分析。你如果正确了解的话,那后面就好办。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就是认为“道”是在他方。我要努力的修,我现在,“道”没有在我身上,现在我还离“道”很远。就因为你认为离道很远,所以那个“道”就被你推开。孔子就很坦白地讲,“道”这是没办法跟我们分开,你也不可能跟“道”分开。每个人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你永远都浸泡在道里面。我讲的是实相。我讲的是实相。

所以真正所谓的“成道”、“得道”,不是说修出然后自己认为的成道。然后跟这个宇宙大自然却是不相干,跟众生生命不相干。不是那回事。那是自认为的,很多那都是走偏。然后越修越狂傲而不知道。真正的“道”,那是跟每个人随时都是在一起。而且“道”也在我们的心中,贯穿我们的一切。你所看到的一切一切都是道的显象、化身。现在的科学界……天文物理方面,他们现在把这个区分,分为什么叫做“显象”跟“未显象”。未显象的就把他称为能源。就是《心经》里面所讲的“空”。然后“显象”的这一部分呢,科学家把他称为“显象”的这一部分就是,物质现象界的一切。...查看更多
结语

协助众生从自己内心净化、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回归正法正道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