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明老和尚

"

有明法师,俗姓焦,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1923年,有明法师在平山县岩寿寺落发出家,年仅七岁。1936年,有明法师在山西省宁武府延庆寺受三坛大戒,后到五台山广济茅蓬,潜修参禅。有明法师先后在河南省太白顶参禅,在湖南省随县海会寺住禅堂四年、法庸寺住禅堂,并任监院,又到山东省济南净记寺、北京兜率寺、浙江省金华府报恩寺等住禅堂参禅。在禅堂的修习苦行,使法师的造诣更深不可言。

有明老和尚修什么法_有明老和尚神通_有明老和尚圆寂莲花_有明老和尚简介

有明老和尚修什么法_有明老和尚神通_有明老和尚圆寂莲花_有明老和尚简介

真正修道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真正修道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1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永恒不变的总纲领、总原则,如果与这个纲领原则相违背,那是魔,那不是佛。

2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菩萨道上,才能找到证入成佛之道。不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在佛法上无论怎么用功,你所学得的只是皮毛、形式,实质你一分一毫都没有契入。

3换句话说,来生后世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你没有办法脱离业力,你还是要搞六道轮回。什么人能够出离?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的人,他老实念佛,他能生净土,他能出离。

4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如果你以为自己的寿命很长,那是妄想、执着!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是讲真话。

5印光大师常常教人,把“死”字贴在额头。我过去到灵岩山寺参访过祖师闭关的关房,他那个佛堂很小,一张桌子仅供一尊佛像,佛像背后,他老人家挂了一个“死”字。常常想到“死到临头”,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你还有什么好争的?

真正修道人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6世间哪一样东西能带得去?学佛的人,相信都听过经上讲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除了业力,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你的钱财再多,你走的时候一分钱都带不去,你懂得吗?

7你要是真正懂得、真正觉悟了,我今天有能力,我要多做好事、多做功德。为什么?这是带得去的。业力是带得去的,功德是带得去的;聪明人带的是功德,愚痴的人带的是业力。

8业有善恶,善业你来生感得三善道的果报,恶业你所感得的是三恶道的苦报。经上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又轮回去了,所以真正修道人,他在时间观念上,只有今天,没有明天。

...查看更多
独尊湛现:初学信众一定要有明智的选择
独尊湛现:初学信众一定要有明智的选择


大家好,我们刚刚步入佛门,发心皈依三宝这是非常难得,甚难稀有。可是从起初到修行必须要有正知正见,很容易造成东风东随,西风西倒,没有真正的立场。

告诉大家一个准确的方式,一个标准的尺度,一个是净老法师所讲的,慧律法师,索达吉堪布讲的都是非常真实透彻。按照这样的高僧大德的标尺准确无误。

现在有好多学习一知半解,不明真相的邪师也竟敢贸然行事。希望大家初学者要慎重。一旦误入歧途,终身遗憾。到临命终时对往生根本不起作用。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让众生超凡入圣,永脱轮回的苦海。既然如此,超凡入圣,那么说明我们的心态与行为就应该与众不同,就应该具有超凡的素质,广阔的心量,强大的智慧。这样才能够由浅入深,努力修行才能够直达彼岸。

我们开始发心皈依就应该有此觉悟,要了解学佛与修行的真正目标,及正确的修行方式,这就是智慧。现在大多数人,从发心皈依到最后,也没有明白什么目标,盲目地随帮唱影,正邪不分,很可悲。

真诚地祝愿大家,学佛起初最关键的必须要投明师。

独尊湛现:初学信众一定要有明智的选择

自己要具有坚定不移的立场。自己立场不坚,任何人没有办法。希望大家要多体悟。人生短暂弹指间就会过去。人身难得宝贵啊。


在家人无论遇到任何种种的不足及各种的困境都不急,用心虔诚地忏悔,一忏解千忧。自己所受到的一切都是由自心累劫所造作而成。万事皆有因缘。尘世间没有任何一件事凭空而起,所以我们一定要“罪从心起将心忏,忏到心空罪业亡”。

所以说无论自身遇到任何状况,都要欢喜接受,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自心所种的因,自心必须要来承受这个果。这是自然规律。我们人这一生知道因果不虚,那么起初就应该告诫自己,种因也得种善因,否则苦果是很难消化的。

望大家弃恶行善,放下自私自利的心态,像佛菩萨那样大慈大悲济世救拔。这就是我们在家人行的菩萨道。

阿弥陀佛,释桑吉。


...查看更多
独尊湛现:人生中对自己的职业,必须要有明确的选择
独尊湛现:人生中对自己的职业,必须要有明确的选择


阿弥陀佛,大家好,吉祥如意。

有的人问我,所修的是什么法门?

告诉大家,说句实在的,非常简单,我是以无相为主,无住为宗旨的,这样一个方式来进行修正。

我的法门就是安心的法门。

其它的那些花言巧语,我也不懂,那些梦话我也不会说,因为我缺少文凭,又不做梦。

我这里的神通就是穿衣服,吃饭,随缘做事。

眼睛闭上也看不到佛,也见不到光,莲花,鬼,冤亲债主等等。

在眼睛睁开的时候,才能看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亲人,都是同体之源。

虽然万法的本体是空,但是在造作的期间,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千万不要对此忽略,所说的因,缘,果。

这个因缘果体现在事相之中,也皆由心态而生。

果,是体现在外相。为什么称为我们的色身,是业报身呢。

因,是体现在心态。起心动念都会落入因。

缘份成熟了,果报就会自然现前。

佛法不离世间,俗话说,大修在世间,小修去深山。

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否则很容易被境所困,被境所转。

在我们人生中,所造作的行业,必须要有明确的选择,否则会给自己招惹来祸端。

行业可分为,善,恶两种性质。

善的行业会给我们增添福报。包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财富,家庭美满幸福,子孙孝敬,相貌端正等等。

如果选择错误,恶的行业那么所得到的结果,却是恰恰相反。机缘成熟,果报现前这个苦果是很难承受。

大家要知道,这个因,缘,果是大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规律。

因果就犹如如影随形。因果是同时而生,如同我们的镜子里面的影子与外面的条件。两者都是同时出现。

它的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机缘”,也就是时间的巧合。

果报所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

无论是早还是晚,既然我们起心动念造作了,也就是说这个条件已经现出来了,那么这个影子就会随着而现,缺少不了的规则。

都是随着机缘成熟所现。希望众亲们必须要提醒自己。

何为善与恶?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这些行为基本就是恶行。

做任何事情都要具有一颗,宽大的慈悲胸怀才是,能够包容一切,俗话说厚德载物,德高望重,就是这个理。

大家要知道,佛,魔,鬼,这都是指内心不同的境界。

心量广阔,能够包容一切,就是佛。

心胸狭窄,心生嫉妒,嗔恨就是魔。

投机取巧,好耍弄小聪明,贪得无厌就是鬼。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就是修行。

独尊湛现:人生中对自己的职业,必须要有明确的选择


望众亲一定要对因,果这个事实必须要提高警惕,有所重视,否则害人害己。

阿弥陀佛,释桑吉。祝大家六时吉祥,道业有成。


...查看更多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著,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后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后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伤;如果稍向后,撞进后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厘的事。如果撞在后车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聚!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行呀,可是孩子还这么小,家里的事情又忙得透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著替女儿照料孩子!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喜欢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后,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后,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甚么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那么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后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沉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查看更多
结语

有明法师参禅数十载,一生清贫,不披尘染,生活简朴,终年身着灰布衣,三餐清素,勤俭节约,一生为后人建寺造福。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