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法使者
弘扬佛法,是佛教国际交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中国佛教的海外弘法方式和手段都有其时代特点或局限,多表现为向外求法,虽也有弘法海外的,如唐代鉴真东渡日本弘法,但多半属于个人行为。改革开放以来,玉佛寺作为当代都市中的佛教寺院,积极响应国家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多次组织海外弘法活动,足迹遍及欧美、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在海外弘法的方式、范围、规模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历史上的海外弘法活动。
一是组织法务团赴海外弘法。1984年,应美籍华人、美国美东佛教总会负责人应行久夫妇的邀请,真禅法师和上海龙华寺的明旸法师、浙江普陀山的妙善法师,联袂赴美参加纽约大乘寺玉佛宝塔落成典礼并主持开光典礼。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玉佛寺首次组织法务团赴海外弘法,在美国华人聚居的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激起巨大反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35年来中国大陆第一次派出高僧到美国弘扬佛法,意义非同寻常。访美期间,除了参加典礼、主持开光仪式外,真禅法师一行还应邀访问了美国30处佛教寺院、两个佛教团体,同美国佛教界人士进行了30余次座谈,开示6次,举行记者招待会1次,行程达8州10城市,活动丰富、效果良好。1995年,真禅法师率上海佛教法务团,应邀对新加坡进行弘法访问。在新期间,除主持佛像开光仪式外,真禅法师还应邀随机说法,为新加坡在家信徒授三皈五戒,参访佛寺名刹,拜会新老佛友,畅谈两国佛教发展情况,交流弘法活动经验,加深了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情谊。 二是跨国弘法。1994年8月,真禅法师率上海玉佛寺赴欧弘法团前往法国进行弘法访问,并辗转访问了瑞士、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卢森堡等国。真禅法师的欧洲七国弘法访问所到国家之多,历时之长,影响之大,为玉佛寺海外弘法以来所未有。在弘法过程中,真禅法师多次为各国大众开示佛理,作了《佛法与人生》、《佛法与做人》、《佛法与哲学》、《学佛与做人》等演讲。在荷兰弘法访问期间,真禅法师应著名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院长许理和之邀,与莱顿大学汉学院从事佛学研究的教授们进行了座谈。 三是赴港台弘法。改革开放以来,真禅法师多次应邀赴香港弘法访问。在这些弘法访问中,真禅法师或参加盛大水陆法会、佛像开光典礼等重大佛事活动,或参访佛寺、精舍和佛教团体,拜会诸山长老、高僧大德,并与他们交流两地佛教活动的开展情况,交流佛教文化学术。1993年11月,真禅法师得遂夙愿,赴台湾弘法访问。同行者还有觉醒法师。此次赴台是应台湾高雄光德寺住持净心长老的邀请,参加光德寺举行的传戒大法会,为新戒比丘讲戒。在台期间,真禅法师还参访了40余处寺院、精舍和佛教团体,并多次应邀开示佛法和进行佛学演讲。
二、文化交流使者
玉佛寺的对外交往活动,虽以弘扬佛法为主,但每次海外弘法,也都担负着文化交流的使命。不仅如此,在玉佛寺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有些对外交流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化交流。其中突出的是玉佛寺两代住持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玉佛寺梵乐团的东南亚巡演等。 一是真禅法师的印度之行。1984年11月,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的邀请,真禅法师率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4人,赴印度进行友好访问。这次出访,是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文化交流计划的一部分。在印期间,真禅法师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秘书纳札拉特先生就中印文化交流进行了友好交谈。除此之外,还参访了鹿野苑、拘尸那、菩提迦耶、那烂陀等著名佛迹,缅怀先圣。真禅法师此访,为逐步恢复和发展中印两国佛教界的交流打下了基础。 二是觉醒法师的印度佛教圣迹参访之旅。2007年1月,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邀请,觉醒法师率“天竺·心之旅——上海佛教界赴印度圣迹参访团”再度赴印度参访,历时8天。参访团120余人,成员由上海佛教界、学术界,以及市宗教局有关人士组成。此次参访,无论从人数、参访时间和地点以及参访内容来看,在上海近代以来佛教对外交往史上、在中印文化交往史和佛教交往史上,都堪称盛举。印度之行,参访团足迹遍及红堡、贾玛清真寺、古德高塔、圣雄甘地墓、恒河、鹿野苑、菩提迦耶、那烂陀、王舍城等地,进一步加深了对印度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三是玉佛寺梵乐团东南亚巡演。在玉佛寺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是玉佛寺梵乐团的东南亚巡演。2007年11月,应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有关佛教组织的邀请,上海玉佛禅寺在方丈觉醒法师带领下,组织了115人的大型佛教梵乐巡演团,赴上述3国进行亲善义演。此次梵乐团出国巡演,是上海玉佛禅寺探索都市佛教文化弘扬方式以及都市佛教对外文化交流方式的全新尝试。巡演团出国12天,往返3个国家,共演出7场,前来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超过13000人次。演出受到邀请方热情、高规格的接待,在当地佛教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界与东南亚佛教界的交流。
三、和平友好使者
维护世界和平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佛教本着佛陀的慈悲精神,更将此视为己任。多年来,玉佛寺作为当代都市佛教的代表之一,大力开展与世界相关国家和佛教团体的友好交流,积极扮演和平友好使者的角色。 一是与日本佛教界友好交往。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佛寺就开始了与日本佛教界的交往。1986年6月,由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应日本佛教立正佼成会的邀请,赴日访问,真禅法师作为主要团员随行,广交日本朋友。真禅法师开创的玉佛寺与日本佛教界的和平友好交往传统,在觉醒法师身上得到了延续。自2005年以来,觉醒法师数次率团访日,增进了与日本佛教界的友好感情。2006年11月,觉醒法师还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和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的身份,率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日出席日本立正佼成会开祖庭野日敬诞辰100周年纪念庆典,并作为海外来宾代表在庆祝午宴上致辞。访日期间,觉醒法师接受了立正佼成会的英文会刊《Dharma World》记者采访,阐述了他对于中日佛教间友好交往与中日和平友好关系,以及与亚洲、世界和平的关系的看法。 二是担当世界和平大使的角色。2004年11月,觉醒法师以“中国佛教协会赴尼泊尔访问代表团”团长的身份,赴尼泊尔参加在蓝毗尼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大会”。在大会开幕式上,觉醒法师作了题为“以蓝毗尼为心灵坐标,努力缔结和平世界”的发言,充分肯定了蓝毗尼佛教与世界和平大会的紧迫性。并从佛教的平等思想、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慈悲、佛教的生态观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佛教对于世界和平的价值。
四、沟通使者
除上述内容外,玉佛寺对外交往活动,还表现出另外一项使命,即沟通者的使命。 一是宣传改革开放国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沟通中国与世界。1984年,真禅法师应邀赴美弘法。由于多年的隔绝,在美国的华人不十分了解中国宗教界的情况,所以十分关注中国国内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佛教现状。访美期间,真禅法师如实介绍了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情况和国内佛教界的好形势,澄清了许多误解和谣传,给海外信徒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