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不同,罪报有别
宋朝永明禅师,又名延寿,俗姓王,未出家时勤诵法华经,是余杭县的库吏,他把自己的薪俸全部拿去买鱼虾等物放生,因为薪俸少,被网捕的生物又多,于是没钱时就拿公家的钱去买物放生。这监守自盗的行为终被揭发而判死刑,当时的钱穆王知道他挪用公款是做善事,故于行刑当日使人暗中监察,若临斩颜色不变,则放之,若色变即斩之。师临行刑时面无惧色,从容就义,别人怪而问之,他说:「以我的生命换取无数众生的生命,以此得生西方极乐世界,怎能不欢喜呢?」因此获得无罪释放,更复回原职,时年三十四岁。师看破世情,往四明山依止翠岩禅师出家为僧,朝供众,夜习禅,曾在禅定观想中,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于口,从此发观音辩才。
另按《龙舒增广净土文》载,有一僧人每日遶师的舍利塔礼拜,人问缘故,僧人答道:「我抚州僧也,因病至阴府,命未尽放还,见殿角有僧画像一轴,阎罗王精勤恭敬礼拜,我问此僧何人,回答说是杭州永明寺延寿禅师也,凡人死后皆经此处,唯此一人不经此处,已于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阎王敬其人,故画像供养。我闻之故,特发心来此遶塔作拜。」
由此可知,用心是最重要的,凡夫偷盗命终则堕恶趣,永明大师偷盗则上品上生西方极乐世界,并得阎王恭敬礼拜,同是偷盗,但用心不同,果报亦有区别。为利益众生,甚而不惜以己生命作抵偿的偷盗非但不结罪业,且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