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晓师《宗要》复云」,《无量寿经宗要》,元晓师着的。「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推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这段话告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完全明白、了解了,真信,这个我们做不到,我们没有这个能力,那是什么人?法身大士,他们可以做到。像中国佛教,古代各宗的这些祖师大德,他们真的开悟了,他们对这个事情了解,他真相信,一般人没有到这个地位。特别是像我们现前凡夫之人,我们求往生,对于佛的经教决定没有疑惑,无论是懂还是不懂,都没有疑惑。我们凭什么相信?凭大乘教上所说的道理,一切法是心现识变,这《华严经》上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有心现又有识变的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对于这种看法完全接受,这是大乘经上告诉我们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
那现在佛与法身菩萨,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见性了,他们对这四种智很清楚、了解,他不疑惑。法身菩萨以下的不行,以下的是什么?十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都不行,没见性,没有见性的人对佛菩萨只有仰信。真正相信他,他已经开悟,他已经见性了,那还会有错吗?我们凭这个建立信心,对他一点没有怀疑,认真向他学习。而且佛法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想见性,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这三样东西放下,你就见性了。佛不骗人,并不是说明心见性是他的专利,别人做不到,佛没有这个说法,佛说人人都可以做到,讲得真清楚、真明白。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果,你就超越六道轮回;再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你就见性,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没有了,你就入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你自自然然就到那个境界去了。好像你睡觉醒过来了,又回到现实的境界,现实的境界是实报土。我们今天在六道,十法界是梦,六道是梦中之梦。
只要我们对佛菩萨有诚敬的心,我们跟佛菩萨就有缘,佛度有缘人,只要我们有诚敬,我们就有缘。我们对于经典上再深奥的东西不怀疑,我相信。什么时候破疑?到极乐世界之后肯定破疑,就真信了。这个世界我们见不了性,也就是说我们的分别执着、起心动念真放不下。放不下没有关系,净宗有一个方法帮助我们往生,烦恼习气不放下,行!带着可以去,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可以做得到。一切处、一切时,一定要提醒心里头念佛,口里头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念念不舍,这样的人肯定往生。这就是底下讲如其有人,指我们这类人,虽然没有明了、没有了解前面所讲的四种智慧,但是能够自谦、谦虚,能够恭敬。我们自己心眼未开,我们没见道,智慧没有开,仰推如来。佛与法身菩萨他们放下了,他们明心见性了,他们所说决定不是妄语,我不懂也得要相信。这样一向伏信,把自己的疑惑暂时放下,我相信。这样的人发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随其行品,修行品类也有差别,往生彼国,不在边地。到极乐世界,有人生同居土,有人生方便土,有人生实报土,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三辈九品里头没有他。「是故不应妄生疑惑」,这句话非常重要。对经典所说的这种甚深的境界一定要信,不要怀疑。怀疑,对你往生之后,你要生在边地疑城,要耽误五百年的时间,你才能入品。
下面念老他的话,「此论至精至要」。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五四集)2011/8/23 檔名:02-039-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