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一生教人,总纲领只有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十六个字,他老人家自己一生做到,实在讲是我们修学最好的模范。
我们修行究竟从哪里下手?这就是印光大师的话,‘敦伦尽分’。‘伦’是五伦,五伦是天然的秩序。我们中国人常讲‘道德’,什么叫‘道’?伦理是道,这是自然的秩序。我们从人类来说,男女结合是‘夫妇’,五伦从这里开端,有夫妇而后你生下小孩,这就有‘父子’,小孩多了的时候,这就有‘兄弟’,进入社会,就有‘君臣’,就有‘朋友’,中国人讲这五伦。五伦不是孔老夫子发明的,孔老夫子非常谦虚,你看他老人家所说,他一生教学‘述而不作’,他没有创作,都是只述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个东西也不是古圣先贤创造的,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法则,自然而然的秩序,就像这个气候春夏秋冬一样,决定不能错乱,这叫‘天道 ’,道是讲的这个意思。当然,如果再讲到其他,那佛经里面讲的范围非常大,我们仅限于我们人类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天然之道。修道有得于心,这是‘德’。修道有得于心,你把伦常之道,你能做得很圆满、做得很好,你觉悟了、你明白了,就是我们佛家讲的大彻大悟了,智慧现前了,这是德,有得于心。如果有得于身,就是刚才我讲的,身体健康。你修道有得于身,你的身不会衰老、不会生病。‘德’有身心两方面,‘道’是一个。
‘敦伦尽分’,印祖教我们从这里下手,那释迦牟尼佛怎么教我们?给诸位说,释迦牟尼佛也是教我们从这里下手的。佛家修行的方法太多太多了,法门无量,又说八万四千,这是真的。法门、方法、门道无量无边,但是它的原理原则是一个,决定不会改变的,我们要抓住它的原理原则。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教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我们的代表,他就是教导我们。韦提希夫人她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很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她到极乐世界?而释迦牟尼佛在没有讲理论方法之前,先教她练基本功、修学基础。基础是什么?‘净业三福’。讲了三条,三条讲了之后,有一句话非常重要,这个三条是 ‘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我们从这里就明了,‘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成佛的人,那当然不是修一个法门,就是说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以这三条为基础,这三条要没有的话,任何法门都修不成功。我们从经上懂得这个意思,知道这一个教诲。 这三条里面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就是‘敦伦’。所以印祖讲的话,依旧是从佛那边得来的,也不是他自己发明的,从‘孝亲尊师’修起。 ‘敦睦伦常’。如果我们把这一句疏忽掉了,你这一生学佛只是跟佛结一个缘而已,这一生有没有成就?肯定没有成就。能不能往生?肯定不能往生。我教念佛同修,你们要想到极乐世界去,要把‘三福’第一福圆圆满满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做到了,念佛求生净土,生凡圣同居土,你只能生到这个,不能往上去。要往上去,要把第二条做到,第二条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连前面一条七句做到了,你生到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把后面第三条也做到,总共有十一句,后面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把三福十一句全都做到了,恭喜你,你念佛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佛在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怪我们自己这些学佛人粗心大意,读经、看经不留意,最重要的关键的教诲错过了,到最后念了一辈子佛不能往生,最后责怪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你骗了我,你教我这样我都照做了,又不能到极乐世界去,释迦牟尼佛打妄语,欺骗我们,我们上他的当了。怨天尤人,那个罪造得更重!佛没有骗我们,是我们自己粗心大意疏忽掉了。所以,‘敦伦’太重要了。
‘敦伦’从哪儿做起?从夫妻做起。诸位一定要知道,佛教教育是生活教育,是幸福美满的教育,生活幸福美满是从夫妻开始。夫妻要是不和,你一生没有幸福,你也达不到圆满。儒家讲的伦理,也是讲肇端乎‘夫妇’,世出世间圣人对这个问题看得这么重!所以修行成佛作祖,也是从这里开始。中国谚语常讲‘家和万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