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讲,「如何仰信」,我们怎么样去仰信他?「应如《起信论》所云: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这从根本上说起。学佛的同学,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必须要晓得,一切境界,这是讲整个宇宙,物质境界、精神的境界、自然的境界,都是离于想念,这个里头没有想、没有念。想是想象,念是妄念,都不是真的。下面解释,「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分齐是分别。「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法性是什么?事实真相。因为你妄起想念,跟事实真相相违背了,「故不能决了」,决是决断,了是明了,这是凡夫把事实真相看错了、想错了,于是说错了、做错了。那应该怎么办?你看看,「诸佛如来离于见相」。佛菩萨跟我们的思惟不一样,跟我们的心态完全不相同,他不会把这些见相、思惟放在心上,他心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他的心真实,他的心广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此地讲的「无所不遍」,这是真心,心量小是妄心。
这个要记住,真心决定是包虚空、包法界的,是你自己的真心,是你自己本来的心量。现在看这个人喜欢,看那个人讨厌,把你那么大的心量变成这么一点点的,一、二个人都不能包容。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五四集)2011/8/23 檔名:02-039-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