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师
“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谁有过失?觉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看到别人都有过失、都不顺眼,这就是有人相、我相。《金刚经》上讲四相具足即非菩萨;这不是菩萨。四相都没有,这就是菩萨。这是诸佛心目当中承认的菩萨。如果还有我相、人相,纵然受了许许多多次的菩萨戒,也不是菩萨,这个要知道的。三归五戒、菩萨戒,是可以重受的;受戒熏习可以的,哪里有传戒都可以去受,一次一次的熏习。
同学们要记住,归依一生只有一次就够了,我们是归依三宝,不要搞人情佛事,也不是归依某一个法师;所以归依三宝的时候,这一个法师是代表僧团来传授归依,不是归依他一个人,因此一生归依只有一次。假如归依的意义不懂,我们这边有传授三归依的录音带,回去多听几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重受,没有必要搞人情佛事。归是回头;依是依靠。“三宝”是自性三宝——觉、正、净。自性觉是佛宝;自性正是法宝;自性清净是僧宝。这是我们真正的归依处,而不是归依某一个人。说我归依某一个法师,这是大错特错;这个话说出来,要叫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笑话的啊!
“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一味痴呆”,这是讲真正修行人的态度,特别是禅宗。禅宗在参究,那个功夫得力的时候,真的是如痴如呆;这是形容用功的样子。“深自惭愧!”我们比古时候人,真比不上;比起民国初年这一些大德们,我们也比不上;所以有什么好贡高、我慢的呢?跟他们比一比,我们实在是惭愧至极。人家那样发愤、勇猛、精进,我们自己还在这里懈怠;这怎么能成就呢?自以为聪明,叫“劣智”,不是真智慧。“慢心”是我慢;自以为了不起而瞧不起别人,这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大师在此地教我们,要痛自改革。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作法、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