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顺
孝顺是互相感恩的良性循环。
65
西方式孝顺
佛教里讲的“孝”,大部分含义指的是报恩。孝顺,一般来讲,是晚辈报答长辈的一种方式。如果讲到报恩,范围就会更广大一点。
要想报恩,首先要懂得去感恩。佛陀讲人要知母、感恩、报恩,就是说人先要知道对方是你父母。这句话讲起来非常轻松,但是想起来很深。谁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父母?偏偏有很多人连牲畜都不如,把自己的父母不当父母看。
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全没了。所谓的学西方式文化,看到西方社会中,父母养小孩养到十八岁,就让子女自由发展了。父母老了,儿女也不用养。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些是有文化背景的。
有些人以为这样太轻松了,父母把我养到十八岁以后,我就是我了,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养不养他们要看我高不高兴,跟他们毫不相干。
在西方社会,虽然父子关系、母女关系看起来不像我们中国那么亲密,但他们的亲情还是很浓的。当儿女遇到什么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父母肯定会帮助他们,只要他们有求于父母;父母有困难有求于儿女的时候,儿女也绝对给以帮助。原因是什么?因为有信仰,宗教道德告诉他们,当有需要帮助的人向你请求帮助时,你应该是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存在他们大脑里了。所以,西方社会父母与儿女之间虽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么黏糊,但是当他们该尽责任义务的时候,总会去履行。
我们有些人没有看到这点,就武断地认为他们长大以后可以不管父母了,所以现在一些年轻人缺失了传统道德观念——对自己的长辈,给他们一点钱财就当成是孝顺,甚至很多人连这点都做不到。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根本就谈不上个人成长、世间多样化的格局等等发展进步。所以作为一个人,无论我们出生在哪里、成长在哪里、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何,感念父母的恩情、赡养父母,这是人格的最低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