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佛缘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学佛入门第六讲 幸的根源

导读:学佛入门第六讲 幸的根源 所谓“菩萨重因,凡夫重果”,不明白因果法则真正的内涵,这是普通人不幸的根源。 既然我们理解错了因果,那因果法则真正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只要看重因,就能避免这种不幸...
学佛入门第六讲 幸的根源

所谓“菩萨重因,凡夫重果”,不明白因果法则真正的内涵,这是普通人不幸的根源。

既然我们理解错了因果,那因果法则真正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只要看重因,就能避免这种不幸吗?

如何避免这不幸的根源?让昌乐法师告诉你答案。

核心观点我们都以为生命,就是我当下的经历、体验与感受,但其实感受这个果只是因的表现形式而已。

重于果报,其实是重于结果,用结果来检验过程。

当结果产生的时候,过程已经过去了,这时你既无法改变过程,又无法改变结果。

基于结果,凡夫做出幸运或者不幸的判断,这就是说凡夫的人生是被结果而不是自己主宰,这就是不幸的根源。

嗔恨的直接反应就是,想让我不痛快的人也不痛快。所以面对困难时,要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否则便会永远处于给予痛苦与承受痛苦的轮回当中。

我们生活在当下的世界,当下的结果只是人生的局部,我们却因为执着而无法看到过去和未来,把局部当成全部,这是不能放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被结果推着往前走,其实就是被业力牵着鼻子走。

《地藏经》当中都是基于凡夫的观念推演出来的报应因果,虽然有作用、有震慑力,但是在实际修行过程当中很难落实。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