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我们学了《华严》,《华严》实在讲,祖师把它看作净土宗的经典,实际上它是哪一宗都有,你看《华严经》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个老师、善知识,德云比丘就是修般舟三昧,修念佛法门求生净土。我们中国人讲先入为主,你看看它表法的意思,他参访头一个念佛法门,最后一个,普贤菩萨领导他到极乐世界去,一头一尾,你想想这什么味道。所以善财是用什么法门?念佛法门,当中参学这五十一位善知识是成就他的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无所不知,他每个法门都去参观、都去访问,他都明了,他不学。他学什么?还是学净土,还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点你要看清楚。文殊是念佛往生净土,普贤也是念佛往生净土,善财也是。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五五卷) 2009/11/7 檔名:12-17-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