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白云禅师著述 僧伽一词,在梵语中叫做“和”或者是“众”;凡比丘三人以上,即称之为僧伽。有所谓: 多比丘,聚一处。...
六力说增一阿含经中说:一、小儿以啼泣为力。二、女人以瞋为力。三、国王以憍豪为力。四、罗汉以精进为力。五、诸佛以大慈为力。六、比丘以忍辱为力。 阿含偏于小乘,六力中不说菩...
八关斋戒法之释白云禅师著述 不杀生,在培养慈悲心;不是吃素,更不是持斋。 不杀生,为学佛者戒;学佛不是吃素,也不是持斋。 在家学佛,不论何种皈戒,都要不杀;但并不要求吃素,亦...
切勿欺师灭祖白云禅师著述 欺,以“负、辱”相向,轻慢之心过也! 灭,以“毁、残”破坏,横蛮之行过也!...
分别与认识白云禅师著述 是非,善恶,美丑,在在都是分别;不舍于自我的意识,抓住的是相对的世间法;好像不能推勫,却也不能肯定。 对错,良莠,好恶,在在全赖认识;归功于智慧的运作,突破...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白云禅师著述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劳力之辨白云禅师著述 劳力,乃是疲惫于劳动,消耗体力的一种行为;就像是引擎消耗能源,无论是油能、火能、水能、电能,以及核能、光能、风能等;唯一不同的是人的体能,涵盖了较多能源...
原谅就是爱凡夫俗子,不免瞋恨之心,即使出世佛子,如无相当修养,亦不免嗔心难改;佛法中例「贪嗔痴」为三恶毒之属,不仅会伤害自己,更会毁损于人;是一种「害己害人」的心念与行为,所以教下...
闭关的知见白云禅师著述...
问题与答案白云禅师著述 自我意识的肯定,从现象上看,在于问题与答案;好像是“问、题”衬托“自我”,答案完成“意识”;无论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甚至除了“感性”之外,连“理性”...
错的知解白云禅师著述 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中蕴藏有菩提;学佛行者,于修养的工夫,便是能从烦恼中发现菩提;这是正知正见。 有人口不择言,竟说: “菩提即烦恼。” 请教,菩...
适可而止白云禅师著述 行者的道德修养,表现于“戒、定、慧”三学的成果之上,也就是佛弟子的“心性”之庄严。 心性的庄严,建立于“功德”和“行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行者所具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是题以喻立法,开示道路;从事相而理,从议论而法;藉有的分辨,入于无的胜境界。因此,此经乃以法喻而命题,颇具意趣与现实融通之妙;兹概述要旨,以供持诵者参考:...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
谈心今天要和各位「谈心」,首先我先作两个提示,一个是经典上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另一个是「心、佛、众生,三为一体」。从这两个提示来看,就可以知道我要讲些什么,及为什么要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