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同学:能够再一次和大家结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所讲的佛教中的“悟”,只能是一种知见上的东西,至于怎么样去悟,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一、佛陀的意...
佛教的福报观就是让我们明白:如果我们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那么我们就错了。 如果我们只知道不是它,不是世俗谛,不是福报,那我们就错了,那么...
多少还不是停留在分别、执着上吗?佛教讲:我随缘去做事,即是:不攀缘、不拒缘,但我会随缘;随什么缘?随佛缘。因为我们在随缘的过程中,在历事,在炼心,这就是修行!修行不...
...
所谓五戒,哪五戒?有人说杀、盗、淫、妄、酒,错了;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个才是五戒!而杀、盗、淫、妄、酒,那就不是戒了,那是一种放纵。 “不...
“休将自己心田昧”: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良心给蒙蔽了,昧了自己的良心。就是不要丧良心!什么叫良心呢?良心就是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守规矩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负责...
“从来硬弩弦先断”:纵观憨山大师的一生,经历坎坷,人生曲折,这是他的心路历程因缘!他把人生的经验总结出来,告诉我们分享:从来都是强弓硬弩的弦最容易折断。虽然它...
佛陀时代的马胜比丘,面对当时还是外道的舍利弗尊者提问的时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如果不懂这个道理,我们就是愚痴!不是“能吃...
如何学佛?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 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说一个佛教徒不知...
曾经亲见过一个人告诉别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女人……他还不说指男女,就说是专指女人,那就错了,狭隘了;这个“色”应该...
佛教徒最终的目的以及所要秉承的原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佛教化众生的方法离不开这三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两点是...
世俗谛虽然无常变化,不能永恒;但佛教徒除了世俗谛外,还有真谛。 真谛是空性,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是一种假!它是不固定的!而不是固定的就会自在,比如说...
布施,梵语dāna,意即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