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法、佛法的成就,古圣先贤的教诲,在中国实验了五千年,通过检验的,说明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教学的原理原则是什么?就是中国古人讲的孝道跟师道。孝道表现在敬祖宗,师道表现在尊师重道,为什么要尊师?尊师的目的是重道,师是代表道的。一个人他能成圣成贤靠什么?就靠这两个人。父母教儿女,他教儿女的核心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尊重老师,就是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中心的理念是什么?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父母不好讲「我是你的父母,你应该孝顺我」,儿子说「我为什么要孝顺你?」不好讲,要外人讲,这样教成功的。老师也不好意思说,「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要尊重我。」这说不出口的,这话得父母说。所以两个人把这个学生教好,把人教好,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表演,表演是为小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好像是六岁进学堂,学堂是私塾,在我一个亲戚姑母家里那个祠堂。那祠堂现在也没有了,我回去看的时候没有了,是一块平地。进学校的头一天,父亲带着我,带了一点礼物供养老师的,学堂同学三十几个人,人数不多,三十几个人,都已经站在礼堂,礼堂就是祭祖先的大殿,当中供了一个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同学站在两边,老师站在上面,我们新来的学生先拜孔子的神位,没孔子像,向孔子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清朝时候的大礼。拜完孔子之后,我父亲请老师上座,坐在孔子牌位的前面,我父亲带着我向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再送上礼物。就这么一个表演,我们一生不能忘记,一生对于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那个尊重的心自然就生起来,所以一堂课,这教育多重要。每一个同学进来,以后有新的同学进来,我们算是老同学站在旁边看一遍,每一次学生来的时候,这个礼节我们就看一遍,看熟了,一生当中从内心里面尊敬老师。对于道学看得比什么都重。
以后我到台湾,你看看我亲近方老师,亲近章嘉大师、李老师,好像都很投缘,其实是什么?其实是尊师,我心里很清楚。这个清楚不是当时,是隔了十几二十年,我明白了,老师素昧生平,一见面就那么好的印象,就给我那么好的待遇。特别是方老师跟章嘉大师,就叫我每个星期天到他家里,给我两个小时单独上课,这我们作梦都不敢想的,什么原因?尊师重道。大概现在学校的学生,对老师没有像我那样的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这是说什么?老师很想教你,你能不能接受?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十一集)2010/5/16 檔名:02-039-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