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念佛人、修行人,临终堕地狱,为什么?临命终时那一剎那他迷惑了,瞋恨心生起来,这就堕落了。所以学佛的人常常处逆境有好处,常常遇到恶人,都帮助他修行。逆境、恶人你都能够忍受,你都能够随顺,临命终时往生有把握。养成这个习惯,什么样的羞辱我都能忍受,一笑了之,心上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要计较。他无论用什么心态对我,我对他恭敬,我看他是一尊佛。他本来是佛,他现在迷惑颠倒,做错这个事情,他要是清醒的话,他不会做出这个事情出来。要能体谅他,没有一丝毫怀恨,还有感恩,我们自己是大幅度向上提升。如果他对待我这个态度,我心里难过不高兴,我就下降了。是升是降、是善是恶,都在自己一念之间,与外面境界不相干,这个道理你要懂,这个道理很深。人家修行成就怎么成就的?就在这一念之间他是善念,他能够恒顺众生,他能够放下自己的成见,听从别人的,不跟人相争,境界就升上去了。如果不服气,一定要跟他争个理,你下降了,这口气是出了,但是自己到三途六道去,错了!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何必跟自己找自己的麻烦?天下确实是无事。
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不能不读,你要是读明白了你就晓得,善财为什么一生成佛?样样能忍、样样能顺,真了不起!善缘、顺境能忍,不生欢喜心,恶缘、逆境能忍,不生瞋恚心,无论在什么境界里,他都保持着清净平等觉。
所以,总是要跟众生和睦相处。他不尊重我,我尊重他,他不喜欢我,我喜欢他,我们的心天天欢喜、天天欢乐,没有不欢喜的。他毁谤我,我欢喜他,他陷害我,我也欢喜,你要问为什么?他替我消业障,真的,一点都不假。要没有业障?没有业障,那叫冤枉,你能够忍受冤枉,那功德更大。大幅度向上提升,他帮助我的,我怎么能不感谢他!所以你要明理,看事绝不是看现前,要看前后,要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你就不会冲动了。感情冲动是非常可怕,那是痴,痴迷,感情冲动。人有理性,他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心像止水,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如如不动。小小的风波就叫你动起来了,你禁不起考验,你没有一点点定力,怎么会成就?佛法修行的枢纽在禅定,持戒是方便,因戒得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都是三昧,八万四千三昧,不得三昧你就什么都没学成。得三昧之后就开智慧,三昧得到不开智慧,你肯定倒退了。为什么?得三昧的时候你骄傲了,你瞧不起人,认为别人不如你,贡高我慢的念头生起来,那你就错了。这种人有,有持戒,戒持得不错,瞧不起人,认为别人没有持戒,不如他,看到别人就批评人,这就错了。持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你那个戒持的样子是不错,可是看到不持戒的人你就不高兴,这是你一点功夫都没得到,戒是持了,不起作用。修定开慧亦复如是。所以古人讲得好,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心永远是清净的,不受外头境界干扰,不为外面境界所动,这叫真功夫,真功夫里面有真智慧。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