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湛现:修行必须要务实,从心地上下功夫
阿弥陀佛,诸位同学,大家好。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虽然这理大家都会讲,真正去落实,也是寥寥无几呀。无论是在世间法还是对于佛法,真正能够务实的还是很少。
在修学中大家千万不要走弯路,浪费美好的光阴,无论是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不要对此有所分别,相互诽谤、攻击等。要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关爱,要取长补短。
另外在修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程序来进行修正。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离不开造作的规律性。必须要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不然怎么说,悟后起修才是真正的修行。为什么这样说?
现在修行的人很不听话,爱耍小聪明,不听老师的劝告,偏偏自以为是,到处去寻找好奇,到处去张扬显露,学点皮毛鹦鹉学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自欺欺人。
句句不离佛,句句都是学话,别人把用嘴嚼完的食物吐出来,然后自己放在口中继续嚼,有什么味道。
关于佛法我们要按照圣贤的足迹,要如实地照做,然后用心去体悟自己亲证的感受。
把自己亲证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方式也可以来表达,这也可以称为智慧。不是说一字一句不差,非得按照学说,这就说明籽粒不真,学而不实。
修学必须要走捷径,按照程序从根本上务实修正。何为根本?就是从心地上下功夫。
要时时刻刻对自心的监督,对自心的提示,对自心的转变,对自心的安住,这就是修行。
千万不要到处向外寻觅,佛法是心法,以心为主题,就是到处所寻找的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安心的方法。
如果遇到明师,这个老师就会直言相告,就不必要再去花费时间学习材料了,老师已经替我们造就了这一个程序。
比如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为什么要找一个向导,如果靠自己去寻找目的地,可能会走一些弯路,浪费时间。如果依仗这个向导的带领,可以直接单刀直入地走捷径到达终点。
为什么说悟后起修才是真修,就是说在对佛法的教义及佛法真正的目的,没有搞明确之前,很容易把佛法给错误理解,就认为佛法里面能寻找到,一些神神秘秘、稀奇古怪的东西。
诸法犹如手指示明月,我们要顺着手指去看月亮,而不要抓住手指不放。
必须要从心地下功夫。如何下功夫呢?其实很简单,把心态,思想意识,妄念,把它静止,安住。这就是佛法所修行的主要目的。
就是这样子的,没有任何其它的,就是这么简单。把这当下的这一念明点找到,并且静止安住,就是彼岸。迷与悟,一念之间。
至于如何安住
,如何静止,需要种种的方法来进行调服,但是关键是目标明确,这就是悟后起修,就能时刻对自心的把握。
所以说佛法关键就在这里。希望大家要务实,依教奉行。诸法只求当下一念心。觉悟的心,智慧的心,无量的心,其实也就是无我的心。
好了,阿弥陀佛,释桑吉。
...查看更多
山西:王小东,高级建筑师,1963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并于同年进入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从事过技术员、建筑师、高级建筑师、院长。2007年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增选的33名新院士的名单,当选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工程院院士.
提倡有文化、有个性的建筑,认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建筑师本人的素质非常重要,建筑师应是学者型的人,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使建筑能够和人、社会、环境协调对话。自然地表现出对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内在的流露。目前,还是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名誉院长。1980年,乌鲁木齐烈士陵园设计获自治区奖励;1981年,吐鲁番招待所新客房获自治区优秀设计奖;1985年,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获新疆优秀设计奖,次年获建设部优秀设计奖三等奖;1986年,新疆昆仑宾馆新楼获新疆优秀设计一等奖;1995年,库车龟兹宾馆获新疆优秀设计一等奖。主要论著有:《文化对建筑困境的拯救》、《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定位》、《群衍性》、《论原初》等数十篇论文。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等工作。 王小东:追逐建筑群落里的风景 那些错落有致令多少人着迷的喀什高台民居,如何抵御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的侵袭?那举世闻名的喀纳斯旅游风景区,什么样的建筑才最与她旖旎的风姿相匹配? 新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王小东,要做的事情够他忙乎一段时日。 在躁动的“欧美风”、“抄袭风”劲吹建筑领域的时候,这位建筑大师的目光始终朝向他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他的建筑作品,是新疆建筑群落里令人眼前一亮的风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著名商业圈和旅游地——新疆国际大巴扎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月15日,记者与王小东约谈,他儒雅的书卷气质与谦和风度,令人印象深刻。 坐在办公桌前,王小东手握一支笔,一边和我聊,一边在纸上划着,记几个要点。我心里想,真不愧是学者,什么时候都很有条理。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无意中看到王院士刚刚记录过的那张纸,已然是一幅建筑物速写画…… 到新疆,缘于一颗浪漫的心 有意思的是,在新疆44年,王小东画水彩画一直没有间断。似乎惟有画笔和颜料可以酣畅地宣泄他对新疆的钟情。 他毕业志愿填写“新疆”,缘于一颗浪漫的心。被新疆奇异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场所吸引,他放弃了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机会。 “记得刚到新疆不久,我画了一幅以天山博格达峰为背景的城市水彩画,当然其中有不少建筑是我虚拟的,画名为《一个建筑师的梦》。想到自己亲手画的图纸变成现实,就有一种冲动感。有时一些未完成的图纸竟会以建成的情景出现在梦中。” 怀揣着彩色的梦想,一踏上新疆这片热土,他就时常背着画夹,四处写生。大街小巷、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都成了他笔下的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图画。他的情感也在日日描摹中变得愈发醇厚炽热。这些情感为他自成一体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石。他的执着,他的探寻,他的理想主义,都在他的建筑创作中得以展现。 1980年,是王小东建筑设计生涯的一个重大拐点。他首次在吐鲁番招待所及外贸楼的设计中,对新疆建筑的风格、地域性等作了初步的探讨,开始注重捕捉传统中最具有生命力、最本质、最敏感的因素,融化于新建筑中,从而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又具有较强的时代风貌。 他的探索,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大师的肯定,这又促使王小东在自己的建筑创作中坚定了一种信念,自觉地将现代建筑和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结合起来。 在设计中找回家园、童心、诗意、幻想 看电影,是王小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以往的《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和正在热映的《集结号》《投名状》,他都看过。我们可能会为一个忙碌的建筑师为什么会花时间去看电影而有些不解。其实,看电影,还是与他喜爱的建筑设计有关。他是要在电影里体察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关注社会审美观的发展。 他还喜欢拍照,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架照相机。几十年来,他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往往会拍上二三千张照片。他也走遍了广袤的新疆大地,一栋很不起眼的民居,一段摇摇欲坠的土墙,都有可能因其与久远历史的联接、与当地民俗的瓜葛而留在了他的照相机里,成为他建筑设计和研究的宝贵参照物。 这些年,他拍的照片太多了,以至于需要一个助手来帮助整理。那一本本已经出版的厚厚的著作和译著《西部建筑行脚》《伊斯兰建筑史图典》等,都折射出这位建筑师沉潜于建筑设计研究领域的一种可贵的治学姿态。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成为著名学者。”王小东说。 走进他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而他家里的藏书摆满了客厅和书房。 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坐火车来新疆的时候,甚至连衣服被褥都没带,他的行囊里是一捆捆的书。 王小东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我一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理》,发黄的扉页上写着:1962年于学校。 读书,是王小东每天生活中必有的一部分,不论多忙多累,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坚持读书。“阅读很重要。”他说,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鉴赏力。每天读书一小时,日积月累就很可观。当然他读书的时间往往远不止一个小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历史哲学诸多领域。我快速地浏览了一下他的书架,《世界文明史》《龟兹文化研究》《达尔文的黑匣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伊斯兰建筑史》等等,有中文,也有英文。 “根据我几十年来的观察,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并不完全是由学校培养出来的,他应该从小受到良好的全面的素质教育,有丰富的知识,善于和人交流,同时还应是一个学者型的理想主义者———即通过建筑关心和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由此我体悟到所谓文化的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师的整体文化素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而建筑师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尊重人、尊重环境、尊重社会、尊重历史的同时,还应具有积极的价值观和高水平的鉴赏力。”王小东如是说。
在王小东的工作室,墙上一幅遒劲的字颇引人注目。“眠云”,这是香港的一位建筑师特为他而写。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他的关于建筑设计的学术报告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 “人活着要有诗意。”他说。他总是慨叹:“月光和小鸟对我已经很陌生了。” 这么多年来,在建筑设计中,他坚持的,恰恰是要找回家园、童心、诗意、幻想。 与王院士交谈着,一缕淡淡的咖啡的香味缭绕着。 民族、地域是确认我们身份的源泉 “新疆需要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建筑。”王小东认为这是新疆建筑师的使命。 翻开他的速写本,里边是几张喀什民居速写画,每一张画底下,标明着1981年、1986年、1996年、2007年。再一看,几张民居都是一处地方。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不同年代的民居上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发现了同一座民居的细微变化:房子从土坯变成砖块,土坡变成了台阶,这里多了几段木头,那里添了一扇窗户…… 王小东以他建筑师的敏锐目光,记录下来这珍贵的历史变化。 那些细致描摹出来的速写画,见证了喀什民居不变中的变化,也给了王小东许多宝贵的启迪。 在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那些代代传承下来的古老民居,一直是王小东眼中关注的焦点。而当他游历世界许多国家后,发现了喀什的建筑风格与欧洲建筑的共鸣之处,又令他遐思飞扬。为了防止这片古老的民居免遭风雨的剥蚀或地震的毁坏,他要把喀什民居(包括庭院)按风格、空间的需求,用现代材料一块块地更新,真正把喀什民居保存下来,从而把当地的回忆、当地的氛围、当地的生活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生命。更新后的民居有上下水、有暖气,可以抵抗8级以上地震。每次他去喀什都要拍很多图片,已经画了几十张设计图,工作量很大。 他正在做的项目还有喀纳斯的旅游景区规划,为此他要通过研究图瓦人的建筑风格和当地民俗,改变以往照搬瑞士、西藏建筑的格局,真正赋予喀纳斯以新疆本原的特色。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建设究竟应该注重什么样的特色风格,也是他着手要做的研究课题。 他刚从斯里兰卡回来。游历世界,观察过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建筑,他更加坚信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才最有生命力。他反对抄袭,也反对照搬,坚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保持传统性、体现时代性、反映新疆特色。 “虽然信息、媒体等把地球缩小了,工业化也带来了对传统的冲击,但是我们要思考怎样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份,民族、地域就是确认我们身份的源泉。” “越是全球化,地域文化就越是珍贵,地域文化不是与全球化抵触的,而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 无论低潮还是高潮,王小东一直把职业的神圣放在首位,任新疆建筑设计院院长16年从未放弃建筑创作。1999年退居二线后成立工作室,在短短8年时间里,他的创作能量如火山喷发,设计创作了大量工程:新疆国际大巴扎、红山体育馆、新疆地质矿产陈列馆、新疆博物馆等等,屡获区内外大奖;2005年-2007年,他个人更成为新闻人物,获国际建协罗伯特·马休奖、第四届梁思成奖,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对新疆地域建筑的创作最早完全出于一种生活信念,觉得身在新疆就应该创作出具有新疆特色的建筑作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系统地调查研究新疆建筑及世界伊斯兰的各种资讯,从这些传统建筑中了解他们产生的根源、空间构成、建筑材料应用的特征等,同时对世界上各种建筑流派如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作了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观。” 几十年来,王小东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可贵的思考,譬如民族风格不能成为建筑创作中生搬硬套的一种符号,追求个性和唯一性的同时还要看到建筑的共性和群体性等等,以及一位建筑师在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把握自己建筑创作的轨道。 他认为,地域建筑是特定地域中建筑空间的构成与该地域中的自然、历史、人文、原型空间密切地渗透在一起。全球化和地域建筑是两个对立方向的潮流,必然会碰撞,但不会有胜负。地域建筑最精确的体现是一种瞬间的深入,是时间、空间的某一刻的具象化。它和地域环境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地域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血缘,是人类社会生存竞争的战利品,所以有一种天然的和谐性、生态性。作为全球化的逆反,新地域建筑的观念逐渐转向自然、气候和人文传统两个重要方面,这是一种经过了修饰、再被放大、重新演绎的空间,是文化遗产在建筑中的折射。这是王小东的地域建筑理念。 走进王小东构建的那一个个建筑空间,我们体味一位院士的诗意人生。 那片富有浓郁的穆斯林文化色彩的国际大巴扎,那座有着雪莲花瓣屋顶的线条流畅的红山体育馆,那散发着西域文化的丰厚底蕴的新疆博物馆……都包藏着这位建筑大师的赤子情怀。 无论是远眺,还是走近,其中所透露出的属于新疆这片土地的气息,都会扑面而来,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人们心底最渴望的东西:那是诗意,是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查看更多
一生的22个衰老时间点,你必须要趁早知道
1、时光如梭,年华易逝。美容手段即使再先进,也抵抗不了自然的规律。英国《每日邮报》健康专栏作者,安吉拉.爱泼斯坦博士撰文介绍,各种最新研究显示,人一生中共有22个关键点,在生活上做一些小改变,可以让你远离衰老和疾病。
2、8岁决定女性生育能力。
此时的激素分泌和黄体酮的水平会对她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饮食一定要跟上。
3、10岁女性青春期萌芽。40%的骨骼在此时以冲刺的速度形成,摄入足够的钙是至关重要的。多食用奶制品、多做运动,避免肥胖。
4、17岁智齿发育。出现口腔疾病,使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消炎镇痛,必要时使用扑热息痛和阿司匹林。
5、25岁骨骼发育达到顶点。要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一般地说,每天要喝一瓶牛奶或酸奶,并多晒太阳以获得维生素D。
6、28岁男性开始脱发。睾丸激素的水平变化是毛囊萎缩的主要原因,注意早餐中蛋白质的摄入,多食用鸡蛋和瘦肉可以延缓毛囊的萎缩。
7、30岁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开始发胖。每天少摄入200卡路里的热量,可以防止身体走形。
8、34岁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此时生育可以使母婴都更健康,母亲更长寿。每天服用叶酸对母婴健康都有好处。
9、35岁白发开始出现。这是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不活跃造成的,服用B族维生素可以延缓白发的生成,并且也有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10、40岁男性生育能力下降。无论母亲是否年轻,此时受孕的婴儿其流产率都会增高。让睾丸保持较低的温度,是提高精子存活率的关键。多摄入富含锌、硒、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能提高精子的活力。
11、41岁骨质疏松的迹象开始出现。加强锻炼,每周做有氧运动,例如跳舞、跑步等,快走四五次。
12、42岁大脑进入中年期,脑细胞每天流失1万个。随着循环能力的下降,脑部供氧减少,记忆力受到影响。经常读书、下棋,弹奏乐器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头脑的敏锐
13、46岁开始出现老花眼的症状。这是眼睛的聚焦能力下降造成的,虽然老花眼不能抗拒,但是戒烟可以避免进一步的问题,特别是白内障的发生。
14、50岁开始出现帕金森症。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橄榄油、瓜子和杏仁。
15、51岁是女性更年期的平均年龄。改掉喝咖啡的习惯,换成茶或果茶,同时多摄入钙。
16、59岁容易受到皮肤病的威胁。避免皮肤在阳光下暴晒,冬天最好也使用低倍数的防晒霜。
17、60岁白内障问题突出。多吃扁豆、豆芽、卷心菜、莴笋、奇异果、蜜瓜等食物,注意眼部异常。
18、63岁是女性卵巢癌的平均年龄。最好多吃十字花科的蔬菜中所含的蛋白质,对卵巢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19、68岁是关节置换手术的平均年龄。控制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关节负担,诱发骨关节炎。
20、70岁是英国肠癌的平均年龄。多吃蓝莓,或其他高纤维的食物可防止癌变。
21、75岁大部分人会有高血压。高血压会诱发心脏病和中风,要定期检查血压。
22、76岁是英国男性的平均寿命。降低饭量可以更长寿,还可以减少包括癌症等疾病的发生。
23、81岁是英国女性的平均寿命。节制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使用橄榄油,适度地饮用葡萄酒。
...查看更多
大虚法师:想早点舍寿往生净土可以吗?
居士问:如果我们急切哀恳地想求生极乐世界,在这个苦逼的世界,苦逼的暇满人身又根本不能进行一点点的修行,活着,只是眼睁睁消耗福报,拖累家人,连累社会。
而寿命的业报似乎还遥遥无期,还要活受罪几十年。这时,万缘放下,至诚恳切的祈求阿弥陀佛,发愿求生极乐世界,那么,可以舍寿往生吗?
大虚曰: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极乐世界不该以逃避的心态来求往!当然,你真想出离解脱,真想舍寿也可以,你只管多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摄受,剩下的交给佛陀来安排就行……
既然已经皈命弥陀,既然相信阿弥陀佛,那么你听佛的安排就好。阿弥陀佛几时来接你,你就几时走,不要自作主张,不要认为阿弥陀佛不知道你几时走最好!
在你还没有离开、还活着的时间里,你应该要好好地做阿弥陀佛的使者,好好修福修慧,平常做人,正常生活,老实念佛,信愿不退——不要给阿弥陀佛抹黑丢脸,不要让别人疑谤错解了阿弥陀佛——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信佛学佛的阿弥陀佛的好孩子!
否则任性胡为,胡思乱想,只怕会事与愿违,求升反堕,那就很可惜也很可怜了!望了解,南无阿弥陀佛!
...查看更多
-
放生小心“生态杀手”怎么放生才不致“放死”随着放生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水产摊贩做起卖放生...
-
焚香的时候为什么一定是三炷香?知道真相后,以后真不敢乱点了中国有句俗话“人争一口气佛受一...
-
现在的你,真的能改命吗?六祖惠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意思是说,吉...
-
父亲截肢住院 4岁娃独自照料刚刚4岁的永年男孩儿小德康,在父亲李向朋看来,已经成为当家的“大...
-
独尊湛现:修行必须要从福慧双修下功夫才是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人生不能因为一时的迷茫,一...
-
盗取损福报杀生致身体常不适学生回顾几十年来,所杀的众生,最多的是蟑螂、蚊子、苍蝇、一些不...
结语
因海和尚功德耀天地,九眼放光戒疤破暗关,大悲菩提隐者留其名,乘愿返回极乐上品莲,圣尊寂后肉身大神变,开创佛史圆寂新圣章。早共深山洞关修,晚同正教亲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