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泉法师

"

云泉法师,系辽宁省彰武县千佛山阿古庙主持,彰武县佛教协会会长。曾深造于广东省岭东佛学院,圆具于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云泉法师推崇人间佛教,以佛学的智慧弘扬佛法,深入浅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佛学文化,适应大众。以平和、豁达、清净、宽容、慈悲,智慧于人生。云泉法师以佛教音乐弘扬佛法,也是法师的一个志愿。并自己创作演唱佛教歌曲:慈母桥、古刹钟声、放生等。

云泉法师佛教歌曲_云泉法师解结咒_云泉法师出家的因缘_云泉法师简介

云泉法师佛教歌曲_云泉法师解结咒_云泉法师出家的因缘_云泉法师简介

梦参老和尚: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梦参老和尚: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是夜叉?它能把你一切的功德都吃尽了。本来我们在生活当中或信念当中还有一个善的影子,还要做一些好事,还要利益人家;有时候忘我的精神还有有时间注重别人的利益不多,考虑自己虽然是短暂的,但还是有的。特别是我们佛教徒,不论好坏他有时候一念间想起佛的教导,真性还不会完全消灭的。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由这个心的恶念就把它吃掉了,就像夜叉一样。狮子、虎、狼、蚖蛇、蝮蝎,就是我们身、口、意的三毒。身三就是杀、盗、淫,特别是盗业很容易犯的,爱占小便宜的人很容易犯盗戒总想占便宜,欺骗违背自己的心,占别人便宜。有盗心必有盗事,这个戒很难持。受了三皈五戒,盗戒都受了吧?我不偷人家东西就好了吧?不是那么简单,没有给人打招呼动用人家的东西,都犯盗戒的。

杀业有几种,杀因、杀缘、杀法。我没有杀心,造了杀业,这个罪过很轻。譬如我们走路,或者蚊虫、蚂蚁这些小动物,不知不觉地把它伤害了、死了,这是杀业,但没有杀心,也没有想种种方法去杀害它。如果你打老鼠,用夹子,或设药物毒死老鼠,这叫杀法、杀业具足了。但这是杀畜牲,杀畜牲在比丘戒或三皈五戒里头,还算轻。主要是指杀人,菩萨戒也是一样的。因此,杀业是有分别的。这是身业。

口业呢?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最容易犯的是绮语,随便地聊聊天、摆个闲话,一天当中这个时间占去不少,对生死没有什么意思。往往因为这么闲谈,谈出了很多是非,也造了种种的业。

妄语就是欺骗说谎话,我看这个业也很不容易守得住。小孩跟父母不说真话,用种种手段说假话,这都叫妄语,也就是言不由衷、违背良心,你自己明知道这不是真实的反而欺骗他,这种也容易犯。

挑拨是非就是两舌,都是有意的,这叫身口七支。觉悟高一点的人、道行好一点的人、特别注意的人,还可以防范,犯得少。

但是意业贪、瞋、痴犯得多了贪包括很多,贪财、贪色、贪物质,反正贪心是无餍足的,这个大家都明白,不用深讲。

瞋恨心不一定是想报复,对于你的家庭眷属,以烦恼为主的,对他发脾气乃至生气,这都叫瞋恨心,这是很容易犯、很难克制的。

痴心就不用说了,人人具足,没有智慧,这个痴就是根本无明。因为不明所以就去造罪,因为造罪所以就受报了;因为不明白做的事情就落到恶因了,无心造的业也是无明。

梦参老和尚: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痴就含着善、恶,这是说根本的烦恼。痴很不好断的,要想把它断干净只有成佛。


你在险道之中,就是在六道轮回中,永远出不去的,原因是什么呢?有这么多毒,走到险道就走到六道了,就像我们现在周围客观的现实环境,我们想清净,得到了吗?很难。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查看更多
有众生干扰,不让修行怎么办

问:有众生干扰我,不让我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答:这也是考验你的心态。你好好调整心态,他们就干扰不到你了。自己念一转就行了,一切转为道用,都是好事!我们在《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过,有人无缘无故地要砍断你的头,你也要高兴,还要发心承担他的业果。你能做到吗?你要功德圆满,福德圆满,就必须要这样去做。当你明白了,会转念了以后,就不难了,这是应该做的,而且是很好的一件事。

今天有一些不顺心、不如意,有一些痛苦、烦恼,也是好事,它就促动你生起出离心,帮助你生起慈悲心。

有众生干扰,不让修行怎么办

凡夫就是这样的,有烦恼是很正常的,有毛病是很正常的。我们有一句法语:;你看一切都正常,觉得一切都应该的时候,你就开悟了。之前你没有开悟。你觉得这个不应该,觉得那个不应该,觉得这个不对,觉得那个不对,没有开悟!开悟了看一切都很正常。一个圣者,一个凡夫,有差别是很正常。一个凡夫有烦恼很正常,一个凡夫造业也很正常。


佛加持你,凡夫伤害你,这两个对自己来说都一样。为什么呢?你都能从中消业积福。佛菩萨加持你,你能够提起信心、提起正念,也能消业,也能积福;敌人、凡夫来伤害你,你能够转为道用,发慈悲心,也一样能够消业积福。自己有智慧,转为道用的话,佛和魔,都是你成就的助缘,都可以帮你积累成就的资粮。

如果不能转为道用,那都是成就路上、解脱路上的障碍。包括佛也是,你去执着,去分别,把佛当神去求,那就不行了。佛是个智者,具足智慧的人,他教我们怎么去做人,怎么去做事,怎么去把握自己,怎么去帮助他人。小乘佛法里,主要讲怎样去把握自己,自己不起烦恼,不动摇。大乘佛法里,除了把握自己,还要帮助他人。你真正修大乘佛法了,就有自度度他的能力了。

...查看更多
楞严经·卷三|阿难关于非因缘非自然的疑惑(20)
楞严经·卷三|阿难关于非因缘非自然的疑惑(20)

根据天台的判教,释迦牟尼佛有五时说法。而《楞严经》是在第三说法时期。由于此前佛陀已经讲了十多年的小乘经典,而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对于佛陀关于非因缘、非自然的了义说法,阿难难免心存疑惑。于是他请求佛陀的进一步开示。

继续边读边聊《楞严经》。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如来常说因缘和合,说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显发出来的。为什么现在如来将因缘性和自然性二者都排除摒弃了呢?我如今不知这义理之所属,惟愿如来垂怜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的无戏论。”

四大和合:古代印度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元素构成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元素。比如说,人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骨骼、指甲、毛发等坚相为地大,血液、涕唾、体液等润相为水大,身体的热能、温度等热相为火大,呼吸(外风)、大脑的思维活动(内风)等动相为风大。如果四大调和,则身体健康;四大不调和,则出现病态。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这时候,世尊对阿难说:“你先前厌离声闻、缘觉等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道,所以我现在为你开示第一义谛。你怎么还将自己缠绕在世间的妄想因缘这个戏论上呢?你虽然多闻,如同说药之人,当真药现前时,反而不能分别,如来说你真是可怜。你现在谛听,我当为你分别开示,也令当来修大乘的人能够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受佛之圣旨。

阿难向佛陀请求第一义谛的成佛大法。然而阿难多闻第一,记性又好,在听佛陀宣讲楞严大法的过程中,总是记得佛陀过去所宣讲的小乘法义,并拿它们来和楞严法义比较。由于不能保持空杯心态,因而迟迟不能契入真如实相。

这里的“而自缠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很多学佛者就是喜欢“而自缠绕”,并为此产生了许多无谓的争论。其中最典型的语句就是:我曾听某大德是这样说的,所以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或者是,我曾见某本佛经上是这样说的,所以你这样是不对的。

楞严经·卷三|阿难关于非因缘非自然的疑惑(20)

其实,无论是大德的言说也好,佛经的文字也好,着大德的言说相,着佛经的文字相,本身就已经与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性背道而驰。如此着相而修,是无法真正觉悟的。说起着相,也要注意,如果着“不着相而修”之相,也是着相。但有所悟,也要当即放下,不要在“悟相”中而自缠绕。


关于实相,即是真实之相,真实之相就是“一心三藏”。根据宣化上人的解释。实相即第一义谛,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即我人之真性。实相有三:一是“无相之实相”,无虚妄相,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二是“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只是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三是“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空不空如来藏,亦就是说妙有真空,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实相是“三为一体”,不可以相互割裂。能割裂者,即非实相。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阿难,如你所说的,地、水、火 、风四大和合显发世间的种种变化。阿难,如果那个大之性体不和合,则不能与其它诸大混杂合和,就如同虚空不合诸色相一样。如果四大体性能和合,则等同于变化,而且这变化始终相辅相成、生灭相续。从生到死,从死复生,在这生生死死之中,就如同旋火轮一样,没有休息。阿难,就如比是水凝结成冰、冰融解成水般的循环着。”

四大体性,有和合,有非和合。比如虚空之非和合,不能合种种色相。如果虚空能合色相,椅子已经被阳台上的虚空和合了,你如何能将椅子从阳台搬到屋内呢?而谈到和合,比如人的色身,乃四大和合而成。它的生老病死,如同旋火轮一样没有休息,如同水冰循环一样,没有止境。

关于“如水成冰,冰还成水”,道家有一个类似的说法“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依此说法而修行,或许可以暂时养生,但要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的形和气,都是在相见的范畴。既然有形相,如何能见到无形无相的真性呢?

提到因缘,就免不了谈到和合相。佛陀指出,无论是和合相,还是非和合相,都不是真实法义。接下来,佛陀从七个角度,分别阐述因缘和合相的虚妄。

当觉《边读边聊楞严经》

...查看更多
求子心要感应:揭示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附案例
求子心要感应:揭示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附案例



按:众多师兄和博友在求子,本博转此文以助之。——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见《正编·石印普陀山志序》。)亦未尝无感应也。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印光大师)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大士无念,以众生之念为念。故得慈起无缘,悲运同体。如皜月之普印千江,若阳春之遍育万卉。遍尘刹感,无求不遂,有愿皆从也。 弟子某某同室人某某痛世道之危岌,愍人心之陷溺,愈趋愈下,了无底止。仰冀大士赐我福德智慧之子,以期将来穷则独善,以倡导於一乡;达则兼善,挽狂澜於既倒。 特立三约,以为先容: 一、保身节欲;二、敦伦积德;三、胎幼善教。 勉行此三,以期无负大士之洪慈也。又祈四海内外,一切同人,咸息恶心,咸发善念;咸生福德智慧之子,咸体普覆并载之仁。视邻邦如手足,以天下为一家。互相维持,不相侵暴。以期上慰乾父坤母之洪恩,下符与天地并称三才之人名。转大乱为大治,普天同庆;畅佛化於两间,万国咸宁。 唯愿菩萨,普施无畏,愍我愚诚,满我所愿。某某年某月某日 弟子某某百拜上呈

印光大师:“求子三要”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

此三要事,务期实行。再以至诚,礼念观世音菩萨,求赐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能所求如愿,不负圣恩矣。

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者。若不节欲,则精气薄弱,必难受孕。即或受孕,必难成人。即或成人,以先天不足,决定孱弱。既无强健勇壮之身力,亦无聪敏记忆之心力,未老先衰,无所树立。如是求子,纵观世音菩萨满人之愿,人实深负菩萨之恩矣。

第二、敦伦积德,以立福基者。欲生福德智慧光宗华国之子,必须敦伦尽分(敦睦伦常,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得圆圆满满),孝亲敬长,善待眷属,愍恤仆使,此行之家庭者。至於乡党亲朋,俱宜和睦劝导。俾老者善教儿女,幼者善事亲长。常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去除邪知、邪见,保存诚意正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愿生西方,永出苦轮。普为同人,恳切演说,令培出世之胜因,咸作守道之良民。 能如是者,一举一动,悉益自他,一言一行,堪为模范。所生之子,必能超群拔萃,大有树立。菩萨固能满人之愿,人亦可慰观世音菩萨之心矣。

第三、胎幼善教,以免随流者。古昔圣人,皆由贤父母之善教而成,况凡人乎? 若求子者,肯用胎教之法,其子必定贤善。从受孕后,其形容必须端庄诚静,其语言必须忠厚和平,其行事必须孝友恭顺。行、住、坐、卧,常念观音圣号。无论出声念、默念,皆须摄耳而听,听则心归於一,功德更大。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出声念、默念,均可。若未洗漱,及至不洁净处(卫生间、浴室等),并睡眠时,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於仪式不合。 若至临产,不可默念。以临产用力送子出,若闭口念,必受气窒之病。产妇自念,家属皆为助念,决定不会难产,亦无产后各种危险。果能如此谨身、口、意,虔念观音,俾胎儿禀此淳善正气,则其生也,定非凡品。及儿初开知识,即与彼说因果报应,利人利物者必昌,害人害物者必亡。须知利人利物,乃真利己;害人害物,甚於害己。作善必得善报,作恶必得恶报。及说做人,必须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方可不愧为人。否则形虽为人,心同禽兽矣。不许说谎,不许撒傎(颠倒,错乱),不许拿人什物,不许打人骂人,不许遭践虫蚁、字纸、五谷、东西。举动行为,必期於亲於己有益,於人於物无损。又须令其常念观音圣号,以期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幼时习惯,大必淳笃,不至矜己慢人,成狂妄之流类。 如此善教,於祖宗则为大孝,於儿女则为大慈,於国家社会则为大忠。余常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妇人家操得一大半者,其在斯乎。其懿德堪追周之三太(周朝的三位伟大的母亲,王后太姜、太妊、太姒),庶不负称为太太云。 愿求子者,咸取法焉,则家国幸甚。

附记禁忌,免致祸害: 凡求子者,必须夫妇订约,断欲半年,以培子之先天。待妇天癸(月经)尽后一交,必定受孕。 天癸未尽,切不可交,交必停经,致成带病,颇有危险。又须吉日良夜,天气清明。大风大雨,雷电震闪,亟宜切戒。《礼记》月令记载:仲春(农历二月)、先雷三日(春分前三天),奋木铎以令兆民曰(摇动木舌铜铃告诫国内万民说):「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将要开始打雷,有人不注意节制房事,所生孩子会有生理缺陷,夫妇自身也有灾祸)」古圣王痛念民生,特派官宣布此令,又复著之於经,其天地父母之心乎?! 既受孕后,永断房事,所生儿女,必定身心强健,福寿深长。孕后交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 孕久若交,或致堕胎,及与伤胎。

(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本博转载自网上)

附录:观世音菩萨灵应故事 菩萨化缘檀越送米

新罗国①的众生寺中,有一尊观音圣像,祈祷获应者不可胜数。总和十年三月,寺内主持性泰法师,跪于菩萨前祷告说:“弟子久住此寺,精勤香火,昼夜不懈;然此寺没有恒产,香火与斋粮无继,弟子想移他处去,故来向菩萨告辞。”当晚,性泰法师梦见大圣现身对他说:“安心住此,我化缘补充斋费。”性泰觉后疑之,暂止不去。

约10多天后,忽有两位檀越(施主)牵了牛马驮载粮食而来,性泰出来问是从何而来?那人说:“我们是金洲界的人,前有一位比丘,到我们住所道:‘我住在东京众生寺很久了,今因四事②艰难,化缘到此……’因此,我们村上大家发心,共募得食米六石(音旦),盐四斗,载送而来。”性泰说:“我们寺中不曾有人出去化缘啊!你是否送错了?”那人说:“那位化缘的师父,刚才还给我们引路的,到了井边才对我们说:‘前面就是,我先进去等你们来。’怎么会没有呢?”寺僧把他们引到大殿去拜菩萨,其人拜毕瞻礼大圣时,他惊讶地说:“化缘比丘在此。”一时惊叹不已。从此,每年都送米盐来寺供养。

选自1996年煮云法师《佛门故事大全》

【注释】 ①新罗国:朝鲜古国。②四事:指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诚祈改过终得子

宋朝有位翟楫(音宅集),京师人。居住在湖州(今属浙江省)四安镇,50岁还没有儿子。自己绘画观音像供奉,虔诚祈祷。其妻子刚怀孕时,梦见白衣妇人,用盘子装一个容貌特别清秀的婴儿送给她。正想抱过来,这时来一个老牛横在当中,没有抱到。后生一男孩,满月就死了。翟楫又更加虔诚地祈祷。梦中有人告诉他说:“你好喜欢吃牛肉,怎么能有儿子呢?”翟楫醒来感觉恐惧。于是发誓,全家不再食牛肉。不久,又梦见那位白衣妇人送一儿来。其妻果然又生一男,后来成为显贵。(出《转劫轮》)

【克复按】大士送儿,竟为一牛作梗阻拦。难道观音大士神力不如一牛吗?实在是其人善福之力弱,敌不过自己所造恶业之力。翟楫能彻底悔过,而终于得子,可见大士之慈悲灵感显应更加神奇。然能洗心改过,这才是能得到佛菩萨救度的根本。(白话译文)

选自清周克复《观世音持验纪》

不忍毁旧像 落水成富翁

明朝福建省福州省城,有个南台寺,塑造观世音菩萨圣像,将要把旧像毁弃。塑像工人是一个姓林的老头子,要求将旧像给他,他拿回家供奉。过了几个月后,他自己驾船入海,船坏溺到水里。他急忙大声急呼观世音菩萨说:“我曾救菩萨,菩萨何不救我!”话将说完,身体便自己浮起来,得到一块木板乘着,在惊涛骇浪里,约行了100里。随飘流入一小浦①中,获得遗物一箱,内储有很多金银财宝。携之而回,成为一个大富翁。(出《善余堂笔记》)

选自1929年李圆净《观音菩萨灵感录》(演培法师讲述本)

【注释】 ①浦:河流入海的地方。

一诺素斋子便生

周殿修先生,是我的苏北同乡。1958年,周先生任基隆地方法院看守所所长,颇具绩声,惜膝下仅有一个刚8岁的女公子。在这八年中其夫人前后流产4次之多,承继宗支,已感无望,故常为无儿而叹。每瞧到朋友或邻居的男孩子们,蹦蹦跳跳,那种活泼可爱的神情,就黯然自伤。伉俪(音抗丽,夫妇)虽然情感融洽,但有时为了宗祧(音挑),也不免埋怨夫人几句:“要不是你吃素身体不好,我们的孩子已经多大了。”因为他的夫人自从皈依常智法师以后,在多闻薰习之下,认清了慈悲不杀的真谛,发心终身素食。

周先生认为素食营养不够,对身体的健康大有妨碍,以为孕而不产,是受了营养不足的影响。周先生是研究法律的,没有研究过营养学,难怪他有此观念。其实维持生命的营养素,大都包含在蔬菜里面。远的不说,就以近代虚云禅师来说,他老人家活到120岁才圆寂,肉食者有几个活到他老人家那么大的年龄。进一步说,现代的人凡是讲究养生的,没有不避免肉食的。原因是肉食不但不能带给人类健康幸福,而且给与人类无穷的隐忧,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所以肉类在今日科学发展的结果,已经不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况且有视为洪水猛兽者,如肥肉之类。笔者素食将近50年,并没有显得颓弱无神。相反的,比任何一个肉食者都要健康。这不是一个最好最贴切的证明吗?

子女之有无,纯属于因果问题,不关乎体格之强弱。倘男女双方果有子嗣之因,必有得子之果。反之体格虽健壮如牛,结果还是音讯杳无。不研因果之理者,殊难彻悟其真谛。

周先生对太太的埋怨,不知如何被常智法师得知消息。为避免一对佛侣的时生龃龉(音举语,意见不和),乃悄悄地送给周太太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要她虔诚供奉。“只要你诚心求菩萨,菩萨一定会让你如愿。”常智法师叮咛嘱咐的说。

于是周太太除料理家务外,每天“心诚求之”的向菩萨默祷。两个月以后,一天夜里,梦见其8岁的小女不知为着什么,突然飞快地奔向海边。一时急得不得了,心想这孩子再跑下去,一定会掉进海边,被大浪卷走。乃不顾一切的在后面追赶。忽的眼前一亮,一位穿着白衣,头戴白纱,身形高大、庄严而面带慈祥的女士,一手牵着其小女,一手抱着婴儿,与其小女并排的站着,似乎在等着什么人似的。“好熟的面孔啊!”周太太赶到后,对白衣女士心里在嘀咕着。周太太凝视着白衣女士,预备向她道谢救女之恩,谁知她竟一言不发地把怀中的男婴送给了她,另外并给她两粒药要她服下。这时周先生也急忙地找来了,她将其小女交给周先生,说一声谢谢都没来得及,忽然又见白光一闪,白衣女士踪影便消失不见了。

一觉醒来,周太太看看自己所供奉的观音像,竟与梦中所见的一模一样。一点诚心,竟能感动佛圣,真是不可思议。周太太第二天便把梦中所见,告知常智法师。“恭喜你了,周太太,一定是观音菩萨送子给你了。”常智法师蛮有把握似的向周太太道着喜。果然,在民国48年(1959年)5月,周太太终于生下一个白胖可爱的男孩子。《法华经·普门品》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周太太的故事,不是最好的一个实证吗?

以下是周太太蒙菩萨庇佑,顺利生产的经过:

基隆佛教莲社住持知寂法师,是位了不起的高僧。“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他是真正的做到了。周太太对他非常的恭敬。“孩子是菩萨送的,不要忘了报佛恩。请满月酒,最好要用素菜,以免生灵涂炭。”知寂法师态度严肃的提示周太太。“好的,师父。”周太太恳定的回答说。可是心里却不免有点嘀咕。因为周先生不了解素食免灾的因果原理,决不肯答应用素菜宴客的。心里非常苦恼。如果双方都坚持己见,很可能破坏家庭的和乐。她考虑再三,只有求菩萨来替她妥善的安排。于是早晚烧香礼拜祈祷,希望菩萨慈悲,予其夫君智慧,使其衷心采纳知寂师父所提供的意见。一直到生产的前夕,都是这么祈祷。

一天夜里,忽觉肚子剧痛,可能快生产了,周先生乃把她送医院。住了3天,和她一同进去的十几位产妇都已回家,唯有她一人挺着肚子躺在产床上。据主治医师说,可能是难产。这时她除了阵痛,还加一层恐惧,真是难过极了。当天医生又作最后的检查说:“今晚不可能会生了,到明天再看吧。”医院的产房平常是男客止步的。这时因为她住进来几天还没生,护士们有点不耐烦了,便对周先生说:“周先生,现在反正没有其他的产妇,你可进来陪你太太吧!”于是产房内只有他们伉俪二人。这时周太太便乘机向其夫君说: “知寂法师说,孩子是菩萨送的,一定要许愿满月不杀生,我们母子才会平安哩!”谁知话没说完,周先生便跳起来说:“哪里的话,太太吃素,叫客人也吃素,不被人笑话才怪呢!”这时周太太的肚子痛得非常厉害,也就生气的说:“你不愿孩子满月不杀生,倒愿意看着我死掉,是不是?”“不,不,你不要胡扯了,我觉得你太迷信了,菩萨怎会管那么多?”周先生带着急促的声调解释说。

周太太这时满头汗水,似乎已痛得难以忍受了。他一看不由得着急起来。于是悄悄地走近窗口,双膝跪地,虔诚地祈祷说:“菩萨果真有灵,让我太太今夜平安地把孩子生下来,满月就办素菜宴客,决不杀生。”口里一直念着观音大士的名号。站起来便去请护士小姐。“周先生,你不要急,医生说过,今夜里不会生的。”护士小姐一面走一面说。等走近周太太的身边,突然惊叫起来:“唉呀!怎么小孩已出来啦!”连手都没洗,便慌慌张张地把小孩抱起说:“恭喜你,周先生,是个男的。”还一直摇头说:“奇怪。”周先生这时充满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去寺里烧香,并请知寂法师替他刚出生的爱儿取名。

时间过得真快,十几年的光阴转眼已过,这孩子现在已就读及人中学了。佛陀在法华会上告诉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菩萨的灵感真是不可思议。今日世界人人皆沦于苦恼之中,欲求解脱,必须同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张少斋1972年11月)

——选自1980年智成居士《观世音菩萨灵应事迹实录》

一对日本年轻夫妇的喜悦

普陀山号轮刚在码头靠岸,轮船上最先下来的是一男一女两位香客:男的个子不高,但西装革履,风度潇洒;女的穿红衣黑裙,满身珠光宝气,一脸福相,右手拉着一个男孩。男的说着日本话,女的身后跟着女佣,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对大富大贵的外宾。他们没有富翁富婆的傲气,而是慈眉善目,笑容满面,看的出是虔诚的观音菩萨信徒。他们把行李货物提上岸后,便雇了两辆出租车,直奔梵音洞停车场。下车后提货携儿沿着弯曲的山道约行十多分钟,峰回路转,绿树丛中红墙黄瓦,这就是著名的善财古洞。

进了大殿,他们把货物放在一边,忙着取出大红精贵名香,让孩子也跪在旁边,一起向观音菩萨顶礼膜拜,口里喃喃的念着“南无观世音菩萨”和深表感激的言语。足足跪拜了10分钟,才站了起来,向着寺里的当家师和僧众合掌礼拜,并拿出带来的礼物和红包恭敬地与僧众一一结缘。穿西服的中年男子,逢人便合掌含笑点头;红衣女子则嘴里连称:“观音菩萨慈悲,随喜,随喜!”当家师招呼他们到会客室坐下喝茶。说日本语的中年男子,含笑示意那位红衣女子讲述一下他们来此的目的,红衣女子含笑点头。

她说,我叫张*兰,今年35岁,是天津市人。他是我的先生叫山*静,是日本国东京都足立区人,现任天津松*电器公司的总经理。这是我的儿子叫山*善,今年刚满5周岁。说着她把孩子拉到大家面前。这孩子浓眉大眼,长得非常俊秀,聪明活泼,对着大家鞠了个躬,还说了几句大家都不大懂的日本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张玉兰把孩子又拉到身边,右手十分爱抚地摸着他的头,一边向大家娓娓谈起善财洞观音菩萨的奇妙感应经过。

她说,我和先生是1985年在天津时相识的,我们感情很好,第二年就结了婚。我们一直盼望着生个宝宝,可是一盼再盼,时间很快过了5年,还是没有消息。我和先生都曾多次去医院检查过身体,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劝我们耐心等待,可是我们心里总是忍不住焦急。我自幼信佛,听老人们说起“送子观音”的故事,后来看到了《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也说:“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因此我们便在家里供奉观音菩萨,早晚礼拜,求生个儿子。此外我还利用他出外谈生意或其他工作之便,跟她一道去朝礼各地名山大寺的观音菩萨。可是三年多来,一直没有效果。我暗想,难道是我今生命中注定没有儿子吗?

也是因缘巧合。

求子心要感应:揭示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附案例

一天,我碰到一位从普陀山朝山回来的女友。她早知道我和先生的心事,就对我说:普陀山有个善财古洞,是《华严经》中说的善财童子当年参访观音菩萨的地方。那里的观音菩萨十分灵验,去求子求财的很多,你为什么不去求求呢!我一想,对呀!普陀是南海观音的道场,我怎么没想到呢!当天,我便和先生商量,决定择日去普陀一趟。


1995年春天,我和先生从天津乘火车到上海,转乘轮船来到普陀山。在这茫茫的大海之中,普陀山寺院庄严,梵音缭绕。真好似西方净土,琉璃世界。使我们大开眼界,心头兴奋异常。我和先生匆匆参拜了三大寺和南海观音,便特地乘出租车找到了善财洞。这里,果然是个十分清幽的圣地,怪不得观音菩萨在这里应化,善财童子当年万里迢迢参访到这里。

我和先生燃香点烛,在观音菩萨的像前,默默地诉说着心事,恳求大慈大悲,赐子赐福。在大殿里向观音菩萨三番顶礼之后,善财洞的监院法师又领我们到当年观音菩萨应化的古洞中,向观音菩萨的石像顶礼。在菩萨面前足足跪了10分钟,可以说是诚心到了极点。

从石洞出来,我们又回到大殿看大殿两壁的彩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事迹。两掌合十,边看边拜,心中更增加了正信。这时天色已晚。因善财洞无处可住宿,我们便回到普济寺客房住宿。劳累了一天,一上床我就睡了。说也奇怪,半夜时分,正当我迷迷糊糊睡着时,忽见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向我跑过来。我见了很高兴,便把他抱在怀里。心想:要是有这么一个儿子多好……正当我抚摸着这个孩子小脑袋时,耳边响起洪亮的钟声——这是普济寺的僧众在做早课了!醒来后,我便急忙把这个梦告诉了先生。先生笑着说:“这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哪有这个福分!”

第二天,我们启程回天津。到公司后,我们都因杂事繁忙,渐渐地把这事淡忘了。令人无比惊喜的是,一个月后,我真的感到自己已怀孕了。先生开始还不相信,带我到医院去检查。结果真的是怀孕一个月。先生也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10个月过后,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生下来了。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别高兴,大家商量给他取名的事。都说为了纪念善财洞的观音菩萨送来了这个好宝宝,他的名字要带个“善”字,就决定给他取名为“山*善”。

说到这里,张玉兰拉过山*善,笑着对围观的僧众和香客说:“我的这个孩子,人家都说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结晶,也是梵音洞观音菩萨的恩赐呢!今年已经5 岁,会自己走路游玩了,所以我们三人一道来向观音菩萨还愿!”说罢,她对山*善说:“孩子,你再去拜拜观音菩萨!”山*善听了,蹦蹦跳跳跑到观音面前拜个不已。旁边围观的香客都笑着说:“好,好!真是善财童子拜观音!” (日籍华人张*兰口述)

——选自2002年朱封鳌《普陀山观音文化胜迹游访》


...查看更多
结语

云泉法师推崇人间佛教,以佛学的智慧弘扬佛法,“深入浅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佛学文化,适应大众。以平和、豁达、清净、宽容、慈悲,智慧于人生。

相关新闻

最新文章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