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网
佛缘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为人处世/ 文章正文

怡红院不只有皇宫幻像,还可能喻指藏传喇嘛庙

导读:怡红院不只有皇宫幻像,还可能喻指藏传喇嘛庙怡红院来源于“怡红快绿”,是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在前文中笔者曾经指出,怡红院被许多人联想为皇宫大内,因为皇宫就是红墙黄瓦,所以很多人会臆会怡红院为皇宫,...
怡红院不只有皇宫幻像,还可能喻指藏传喇嘛庙

怡红院来源于“怡红快绿”,是贾宝玉在大观园的居所,在前文中笔者曾经指出,怡红院被许多人联想为皇宫大内,因为皇宫就是红墙黄瓦,所以很多人会臆会怡红院为皇宫,贾宝玉也就有了清帝的寓意,这是很多常见的臆会猜测,也是红楼中皇室幻像的由来。

但是,怡红二字除了喻指皇宫大内,其实还可以与藏传喇嘛庙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西藏的喇嘛庙都是红墙,而且是猩猩大红色,清朝时曾在京城和承德等地建喇嘛庙,清皇室也笃信喇嘛教,专门有西藏的喇嘛来到内地传教,同时蒙古也流传喇嘛教,这是藏传佛教在中国内地的传播。

在红楼最后部分,描写贾宝玉科考出场不见了踪影,贾政在急流津忽然见到宝玉,宝玉身穿大红猩猩毡,向贾政拜了三拜,随后飘然而去,贾政追之不及,此时贾宝玉也是大红着身,而这种大红色,与皇宫院墙的红色,以及喇嘛庙的红色,都是很相近的。

既然红楼主要是癞和尚和跛道士将贾宝玉送至人间,时刻暗中保护通灵宝玉,早在开始就埋下了僧道的伏笔,那么,贾宝玉最后出家为僧就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怡红二字,就存在着喻指寺庙红墙的含义,特别是大红猩猩色最为醒目,足以警醒世人,劝人向善。

其实,皇宫之红墙黄瓦,与喇嘛庙之红墙,还可以是一脉传承的,像顺治帝的传说中,就有说是出家为僧,而且清室笃信藏传佛教,顺治很可能出家喇嘛庙中度过残生,所以从皇宫大内的红墙黄瓦,到喇嘛庙的红墙,也有其一脉相承的自然含义,是书中暗伏的隐线。

红楼最初名《石头记》,后名《风月宝鉴》,自然描写少男少女两情相悦,乃至于贾宝玉初试云雨,而且书中也借用了风月的含义,对一些男女之事进行了隐蔽的侧面描写,这样经过男欢女爱之后,经历过家族衰败之后,自然出家为僧就有其合理的一面。

所以,从全书来看,是比较崇信佛道的,既有对铁槛寺家庙的描写,也有水月庵等僧尼,甚至还有妙玉就居住在荣国府中,这里面全书对佛道做了大量的细致描写和铺垫,包括一些日常生活,包括张道士为贾宝玉说亲,这些大量的佛道描写,最终为贾宝玉出家埋下了伏笔,都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凭空臆测。

所以,红书除了皇室幻像之外,还必然存在佛道的归宿,怡红之红,最终还是可能着落在喇嘛庙的红墙上,这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世人多数喜欢皇室幻像,多数喜欢穷追皇室色彩,却忽略了喇嘛庙,特别是藏传喇嘛庙,是横亘在中国内地的一道风景,也是满清王室贵族的最终归宿,这种伏笔是很具有写实意义的。

红书成书于康雍乾时期,也取材于满清皇室亲贵外戚家族,自然也就少不了满清历史的臆会,既有顺治帝的传奇经历,也有康熙朝外戚的倒台与衰败,甚至还有曹雪芹本人家族的兴衰经历,所以,红书有皇室幻像不足为奇,有喇嘛庙的喻指也不足为奇,甚至宠信佛道的描写也贯穿始终,所以最终的结局与归宿是出家为僧,乃至于隐身喇嘛庙也是合理的,后40回的续补正是这种写作思路与意图的体现。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